新闻频道 > 社会万象

承德市巡察利剑直指基层“微腐败”

来源: 河北日报  刘荣荣 刘正军 刘 洋
2017-04-20 08:55:23
分享:

  2016年至今,市县两级巡察县区直部门276个(次)、乡镇79个、行政村32个,发现各类问题451个,提出整改建议254条,移交问题线索303个。日前,承德市通报了该市开展基层“微腐败”巡察的工作成效。

  据了解,承德市连续两年开展基层党风政风“清洁行动”,推进“微腐败”专项治理。“市委明确要求巡察工作要精准聚焦,通过排雷式巡察,把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问题找出来,看紧盯牢群众的‘血汗钱’‘救命钱’。”承德市委巡察办主任高云涛说。

  哪里有问题,巡察就指向哪里

  开展巡察前,承德市委首先广泛进行调查研究,认真征求市纪委信访室、案管室意见,同时通过财政、审计、信访、扶贫等部门,汇总梳理群众反映强烈的单位作为重点巡察对象。

  2016年,承德市委巡察组选取群众信访举报较多、在同一岗位任职时间较长的38个县区直部门和乡镇相关负责人,围绕扶贫攻坚、“三资”管理、项目扶持、救灾救济等方面的“微腐败”问题,开展专项巡察。

  为了进一步找准病灶,今年初,该市纪委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群众反映强烈的“微腐败”问题主要集中在教育、卫生、基层执法等行业系统。市委根据这一调查结果,4月上旬再次开展专项巡察,靶向治疗“微腐败”。市级层面,10个巡察组重点巡察教育局、卫计委、公安局等7个行业系统的30余家单位;县区层面,重点巡察学校、医院、派出所及乡镇的基层站所。

  巡察利剑一竿子插到底,使很多隐藏在群众身边的“蛀虫”现出原形。

  巡察组在滦平县巡察期间,发现一个乡镇个别村干部虚报冒领扶贫资金的问题线索,而这正是群众深恶痛绝的“微腐败”问题之一。

  紧盯这一问题线索,巡察组按照资金走向,从始端查至终端,结合扶贫项目计划、资金清单、收支表格、培训情况进行资金链过滤,针对涉及的每一个项目、每一笔资金、每一个事项以及反映存在的具体问题,到该村各家各户、项目现场实地走访。不仅如此,巡察组还采取“一托N”方式,针对这一问题线索延伸方向,把监督触角向下、向外、向纵深延伸,对该镇相关扶贫资金以及涉及的村进行拉网式巡察,最终发现该镇有3个村都存在虚报冒领、套取挪用养殖业扶贫资金和水稻种植扶贫资金问题,目前有9名村“两委”班子成员受到了党纪处分。

  “严查‘雁过拔毛’,也是巡察的工作重点。”一名巡察组组长告诉笔者。

  隆化县委巡察乡镇时,一位群众反映某村党支部书记孔某克扣危房改造补助款。沿着这条线索,巡察组开展实地核查,该村书记多个“雁过拔毛”的违纪问题浮出水面。调查发现,孔某在经手发放危房改造补助款时,克扣了10户村民补助;在发放移民搬迁补助时,指使其妻卢某收取2名村民近千元现金;在发放低保补助时,收取11户低保户现金及早餐奶、杏仁露、干蘑菇等礼品。目前,县纪委给予孔某开除党籍处分并移送司法机关,给予其妻卢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收缴违纪所得。

  标本兼治,狠抓整改文章

  “只巡不改是纸老虎,要狠抓整改后半篇文章,在促进标本兼治上下功夫。”高云涛表示。

  “钱都给合作社了,没见到分红啊!”该市市委巡察组在走访宽城某扶贫项目时,有群众闲谈时透露,该村将部分贫困户的扶贫资金入股企业,虽然发放了股权证,但实际没有得到分红。循着这个线索,巡察组迅速到现场察看,发现扶贫资金在使用环节存在漏洞。巡察组没有局限于发现问题,而是对这一需要有关职能部门予以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开展深入调研。通过了解该县近两年的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形成《关于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对巡察中发现的6个共性问题提出12条整改措施,引起市委对这种扶贫模式的重视,有关部门研究推行“一函两承诺”等制度,从源头上堵塞漏洞,发挥了治本作用。

  不仅如此,该市将巡察工作与执纪审查有机衔接,对反映集中、影响较大、明显违纪的党员干部问题线索,及时移交快查快办;对轻微违纪的问题列出清单,督促其在民主生活会上对照检查和剖析;对反映问题线索笼统、可查性不强的进行函询谈话。

  去年以来,该市不断完善制度措施,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并实行限时整改、对账销号,由党委(党组)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签收反馈意见;对整改工作不力、措施不到位的,严肃追究问责;对发现的普遍性问题,向全市发出通报,既督促被巡察单位及时整改,又提醒其他单位自查自改,发挥巡察监督标本兼治作用。

  “巡察如同利剑出鞘,点穴‘微腐败’,补齐了基层党内监督短板,净化了基层党内政治生态。”承德市纪委相关负责人说。

关键词:承德,腐败,基层责任编辑:陈美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