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义哥报雄安】生态治理让“华北明珠”绽光彩
“华北明珠”白洋淀。 长城网 胥文燕 摄
白洋淀景色。 长城网 胥文燕 摄
长城网4月13日讯(记者 胥文燕 刘飞 张成)初春时节,乘船徜徉在白洋淀,清澈的水面波光粼粼,白墙灰瓦的民居依水而立,渔民轻摇小船……风景秀丽令人心旷神怡。近日,记者来到位于雄安新区的白洋淀。 “航道宽阔了,水质变清了,垃圾减少了,白洋淀的环境越来越好了。”白洋淀景区内水面清洁工王双根告诉记者。 作为“华北之肾”,白洋淀对于调节周边气候、维护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补充地下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 据安新政府相关人员介绍,近年来,国家、省、市对白洋淀生态环境高度重视,安新县更是将其作为全县发展的“一号工程”,抓好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 “船早都改成烧液化气了。”在白洋淀码头,船工刘先生说。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白洋淀内游船逐渐增多,游船产生的油污对白洋淀水质直接造成了污染。从2015年开始,安新县要求淀区内所有经营性汽油、柴油船全部改成燃气船。为加快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的步伐,该县对淀边造成污染或构成污染隐患、影响景观的建筑设施进行了拆除。 此外,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为追求经济效益,淀区网箱、网栏养殖逐渐增多,养殖密度增大,给水体生态环境带来沉重负荷。白洋淀水区村每天产生的垃圾和生活污水大都直排入淀,也成为影响白洋淀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 为保护白洋淀淀区生态环境,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2014年起,安新县在白洋淀淀区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生态革命。2016年投入4.5亿元,集中力量抓淀区45个村的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村庄绿化、环境美化等15件实事,淀区的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白洋淀景色。 长城网 刘飞 摄
游客游览白洋淀。 长城网 胥文燕 摄
白洋淀渔民。 长城网 胥文燕 摄
“淀区拆除了网箱,政府引导我们转型搞旅游,我们家办起了农家乐,收入比之前网箱养鱼强多了。”邵庄子村郑鹤群谈起自家转型搞农家乐,脸上挂着满意的笑容。 据介绍,安新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家庭手工业、文化产业等绿色产业,把生态旅游、红色旅游、特色旅游商品产销、特色水产养殖结合起来,形成新的产业格局,大大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增长。 记者看到,在白洋淀水区村,家院里的空闲地方都种上了树。据了解,自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安新县将村庄绿化美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在村庄环村路种植了杨树、金丝垂柳等树木进行绿化,在村庄里种植了山楂树、樱花树及各种花草,在淀边栽植了荷花。 日前,雄安新区的成立,使其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中央对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定位要求之一,是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自此,白洋淀生态功能的保护和修复将又一次被提上日程。 “白洋淀是雄安新区的眼睛,相信未来的白洋淀会越来越好。”当地干部群众一致认为,一幅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美好蓝图在安新正徐徐展开。 |
关键词:雄安新区,白洋淀,生态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