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理想、有情怀、 有追求的新闻记者

来源: 秦皇岛日报 作者: 2017-03-21 18:38:14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市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主任 王震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总书记的指示对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结合自己从事新闻工作16年的经历,谈谈自己的一点点经验与感悟。

  一、做好一名记者,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对于一名记者来说,要牢记自己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宣传好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回应群众关切、引导社会热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应该是一名记者的自觉行动。几年来,我已经走遍了秦皇岛所有的县区、乡镇,与很多基层干部和农民成为朋友。非典疫情、汶川地震、抚宁“4·12”山火……盘点下来,我几乎参与了当记者以来所有重大新闻事件的采访报道。2003年“非典”疫情,我是电台唯一进入“非典”病房采访的记者;2008年汶川地震,我跟随秦皇岛援建人员赶往四川,冒着余震的危险到一线采访,每天都发回两三篇录音报道;2011年,抚宁发生特大山火,我带领报道团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深入山高沟深的火场,秦皇岛广播电台在所有媒体中第一个发出报道,并尝试了通过卫星电话给直播间连线报道。

  二、做好一名记者,要有一点家国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要坚持正确新闻志向,提高业务水平,勇于改进创新,不断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记者是历史的记录者,绝不仅仅是“传声筒”,“正确新闻志向”就是要有自己的思想,做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家国情怀”说起来很高大上,其实也可以很贴地气。例如:在暖气不热等民生报道中,不煽情、不追求轰动性,而是把话筒对准普通市民,倾听他们的诉求,采访他们的生活困难。同时深入采访热力部门的举措以及现实困难,通过我们的报道促进问题的解决。最近几年,市电台每年都会策划推出一组大型走基层采访报道,通过讲老百姓的故事,体现党的新政策,体现社会的进步。

  记者的“家国情怀”还体现在思想,一名记者要善于发现新闻事件,并作出自己的思考。2011年抚宁“4·12”山火后,我市出台了封山防火令。第二年,电台一位记者在“五一”旅游时发现,本来应该因防火封山停业的景区纷纷开放。我马上与记者一起撰写采访提纲,按照封山公告上的名单,一家景区一家景区的采访,并采访了安监、旅游等市直部门。经过反复思考,感觉单单写一篇小录音报道不能完全反映问题的严重性,最后撰写了录音述评《一纸“封山令”为了什么?》,很快得到相关部门重视,重申了封山公告,并开展全市大检查。这篇稿件也获得当年河北新闻奖一等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广播电视节目奖——广播评论提名奖。

  三、做好一名记者,要有出好作品的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正确工作取向,以人民为中心,心系人民、讴歌人民,发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勤奋工作、甘于奉献,做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一句话,就是要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要坚持正确工作取向,就要有点追求。懒人当不了记者,要想做好一名记者,必须“脑勤、腿勤、手勤”,把写出好作品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脑勤”就是要多学习、多思考,就像新闻界前辈说的,记者可以不是专家,但应该成为一个杂家。“腿勤”就是要经常走出去、真正走下去,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很多年轻记者经常为没有采访线索发愁,其实,只要你走出去、到群众中去,就不会为新闻线索发愁,因为新闻就在身边。一名记者的成长没有捷径,除了“脑勤”“腿勤”,还必须“手勤”,只有多写稿才能发现不足,逐步提高。我当记者期间,每年撰写或编辑通讯员稿件500多篇。当编辑,成为新闻部、新闻中心主任后,在每天审阅记者稿件的同时,同样没有放弃写稿,经常随记者一同到一线采访。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采访中,刚开始策划这组报道时,有人说秦皇岛不是主战场、事迹不多。我没有反驳,而是一遍遍跑档案馆,一遍遍咨询秦皇岛的文史专家,筛选出近30件抗战期间的重要战斗或日军扫荡事件。仅仅有了线索还远远不够,广播新闻必须采访到同期声,事件已经过去70多年,能不能找到当事人是关键。我继续咨询相关专家,跑事件发生的村庄寻找当事人。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最后采访了秦皇岛人民抗日斗争的稿件20多篇,特别是找到了1933年在山海关指挥长城抗战的何柱国将军接受采访的珍贵影音资料,不仅在新闻中采用,还被档案馆收藏。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的作品多次获国家级新闻奖、河北新闻奖一等奖、秦皇岛市新闻奖特等奖、一等奖。

关键词:习近平,新闻工作者,体会

责任编辑:韩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