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高报告彰显司法体制改革重头戏 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公平正义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关键之举。 12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分别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工作报告。报告中的四大亮点,是当前司法体制改革的重头戏。 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导向 司法体制改革“动真碰硬”,必须以人民呼声为第一信号。 “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这是人民法院的庄严承诺。最高法工作报告显示,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取得实质进展。各级法院受理和执结执行案件同比分别上升31.6%和33.1%,执行到位金额1.5万亿元,同比上升54%。 司法不手软,环保才有力。最高检工作报告显示,通过深入推进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试点,13个试点省份检察机关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等领域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5109件。 最高法报告直言,人民法院深化执行体制改革,向自身不规范执行“开刀”,全面清理积案,建立全国四级法院统一的执行办案网络平台,实现在线全程监控,有效解决消极、选择性执行;破解“查人找物”难题,与多部门建立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实现执行模式根本变革。 最高检报告透露,“通过办案,督促恢复被污染、破坏的耕地、林地、湿地、草原12.8万公顷;督促1443家违法企业进行整改,索赔治理环境、恢复生态等费用2亿元;督促回收欠缴的国有土地出让金54亿元。” 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 司法是守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责任制就是这道防线的重要保障。 “全面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等基础性改革,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最高法工作报告显示,目前全国法院法官员额制改革已经基本完成,共产生入额法官11万名,85%以上的司法人力资源配置到办案一线。实行法官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设立法官惩戒委员会,强化错案责任追究。 最高检工作报告显示,通过严格考试和审查,全国检察机关已遴选出71476名员额制检察官。制定检察官权力清单,检察官在授权范围内独立办案,对案件质量终身负责。 代表委员们普遍认为,入额院领导带头办案,从在办公桌前批案子变为在法庭上审案子。“名医把脉”更让“患者安心”,司法公信力得到有效提升。 最高法工作报告同时提出,2017年将继续推进司法责任制、法官员额制和单独职务序列、法官职业保障、人财物省级统管等改革,激发改革内生动力。最高检工作报告显示,检察机关将完善检察官权力清单,从严掌握员额比例,严格入额标准和程序,建立员额退出机制。 确保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积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确保刑事案件质量。”最高法工作报告指出,2016年各级法院落实罪刑法定、证据裁判、非法证据排除、疑罪从无等原则,充分发挥庭审的决定性作用。 最高检工作报告显示,2016年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审前主导和过滤作用,探索建立重大疑难案件侦查机关听取检察机关意见和建议制度,对侦查机关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督促撤案10661件。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对不构成犯罪或证据不足的,不批准逮捕132081人、不起诉26670人。 两高报告显示,各级法院、检察院2017年将继续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诉制度改革,深化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统一证据标准,提高证人出庭率和律师辩护率,更好地发挥庭审作用。 以人民群众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必须以人民看得见的方式实现。两高报告显示,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司法机关进一步拓宽司法公开的广度和深度,让老百姓看得见、感受得到公平正义。 ——人民法院健全审判流程、庭审活动、裁判文书、执行信息4大公开平台。完善审判流程公开,当事人可以随时查询案件进展。 ——加强庭审公开,去年7月1日起最高法所有公开开庭案件都上网直播,各级法院直播庭审62.5万次,观看量达20.7亿人次。 ——四级检察机关3662个检察院全面运行电子卷宗系统。全面应用案件信息公开网,已发布案件程序性信息449万余条、法律文书158万余份。 ——新建案件信息公开微信平台,主动向当事人及律师推送案件进展情况,实现从单向宣告向双向互动转变。 |
关键词:两高,报告,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