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地方谈]“减法”政策增加人民幸福感
减税费、去产能、减行政审批事项、减学杂费、减政府支出、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淘汰燃煤小锅炉……政府部门的一系列“减法”在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亮相,代表委员们一轮轮热烈的掌声在大会堂内响起。字里行间的“减法”,蕴藏着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的“加法”。(3月5日新华社) 3月5日,在李克强总理做出政府工作报告之后,一项政策成为了备受瞩目的话题,那就是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说到取消手机长途费和漫游费,京津冀地区的人民可以说是最有发言权。京津冀三地由于手机信号的交叉,在交界地区的人们一不小心就会受到异地的信号,这意味着通信费用的增加。尤其对很多住在河北地区在京工作的人们来说,手机通信费占生活消费的比重日渐增大。2015年8月,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就取消了京津冀地区的手机漫游费和长途费,这项“减法”给老百姓带来的红利可想而知。 我国是钢铁大国,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钢铁产量、煤的消耗量在世界上排名也是前几位。随之而来的是日益凸显的环境恶化问题。水污染、大气污染一直是困扰政府和人民的重要问题,一项极有力的改善环境的措施亟待推行。一方面围绕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目标,实现刚性的去产能;另一方面可以柔性去产能,一家企业每年压减一部分产能,逐渐实现钢铁产业的转型升级。政府做出的减钢煤产能这道“减法”,表现出了国家治理环境的决心。同时在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年,这道“减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村贫困学生上不起学已经成为了教育界一个长久性的问题。俗话说“知识改变命运”,农村的贫困学生无法获得应有的教育,这也是贫困农村长期贫困的重要原因。免除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普通高中学杂费,让他们获得应得的教育,有了知识的充实,他们一定能够生活的更好。政府在学费上做的“减法”,就是给贫困家庭做了“加法”,给孩子的知识做了“加法”,让政府的的服务职能进一步凸显。 除此之外,政府提出的“降税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活力,进一步提振民间投资信心;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为市场主体的准入进一步提供了便利化条件。国家在政策制定和实施上越来越擅长“做减法”,“以人民为中心”,减少人们群众的生活压力,极大地增加了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张莹) |
关键词:降税负,中小企业,红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