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薪酬、跨部门处置、第三方赔付——人大代表支招破解医患矛盾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保护和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部分人大代表认为,要从提高医生薪酬、多部门联合处置医疗纠纷、医疗风险第三方转移等多渠道破解医患矛盾,实现和谐的就医环境。 “医患矛盾的根源,还是医疗资源紧张、患者看病难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许虹说,她所在的医院是云南省内水平最高的医院之一,医护人员每天的工作量都非常大,因此保护医护人员积极性非常重要。 许虹说,现在一些暴力伤医事件时有发生,极大地挫伤了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她认为,要提高医护人员的积极性,首先要提高医护人员的薪酬水平,在全社会形成理解、尊重医护人员的舆论氛围,让医护人员能够在工作中感受到职业自豪感。此外,做好对患者的服务是医德要求,因此医护人员也一定要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形成相互理解的医患氛围。 “患者与医务人员的医疗常识和健康风险意识的不对称、对治疗效果认识的差异是造成医疗纠纷最主要的潜在因素之一。”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黔南州政协副主席张加春说。他建议,由医疗纠纷处理部门、责任险保险部门、卫计部门、政府信访部门的专职人员组成医疗服务投诉接待处置中心,合理化解和处置各种医疗纠纷,避免“患方多部门重复投诉一起纠纷”,提高医疗纠纷的处置效率、合法性和公平性,合理维护医患双方权益,构建医患和谐关系。 张加春说,建立以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法制化为主体,院内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与医疗责任风险分担机制相衔接的医疗纠纷处理体系。公开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和流程,积极引导患者依法维权,真正实现医疗风险合法化分担。 张加春认为,需真正实现医疗风险第三方转移。“发达国家普遍通过法律、协会等力量,或强调购买医责险作为从业资格必备条件等方式,达到强制医疗机构和医务从业人员主动或被动购买保险,实现保险全覆盖,提高医疗机构和医生个人承担责任赔偿能力,从而保障病患权益的目的。” “维护良好的医疗秩序,要从法治、德治、机制等多方面综合治理。”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副院长兼眼科主任李敏建议,应通过开展打击“医闹”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医疗体制建设、加强宣传教育与舆论引导等多种形式和途径,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
关键词:全国两会,人大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