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会客厅]分级诊疗如何全面开花
闫立英代表 胡万宁委员 祝淑钗代表 主持人:记者张淑会 摄影:记者高原雪郭昭 嘉宾: 闫立英:全国人大代表、民建省委副主委、保定市副市长 胡万宁: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省委副主委、唐山市政协副主席 祝淑钗: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三科主任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当前我国医改全局性工作的一个重头戏。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分级诊疗试点和家庭签约服务扩大到85%以上地市。 如何让分级诊疗全面开花,促进群众合理就医,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成为我省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关心的话题。 补齐基层服务能力不足短板 新闻背景:根据国家有关精神要求,省政府办公厅2015年就出台了《关于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意见》,提出推进分级诊疗试点工作。2017年,全省分级诊疗工作全面铺开。 两会现场:城市大医院门庭若市,基层医疗机构门可罗雀。“这样的就医格局,给我们的医疗资源带来很大浪费。”闫立英代表说,看病先到基层医院,再到大医院,才符合就医的次序。推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 落实分级诊疗,基层首诊很关键。“要让患者留在基层,基层就要有开展首诊服务的能力。”闫立英代表介绍,近年来,随着医改深入开展,基层就医环境和条件明显好转,但基层医生队伍还不稳定,整体数量不足,尤其缺乏有经验、高水平的医生,这是当前最大的一个短板。 “强基层,首先要强人才队伍。”对此,闫立英代表建议,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硬件建设的同时,要建立一套符合基层实际的利益导向机制,在工资待遇、职务晋升等方面出台相应激励政策,激发调动基层医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安心服务基层。要建立健全基层医生的长效培养培训机制,依托医学院校和职业院校,大力开展全科医生定向培养,通过基层在岗医师转岗培训、提升基层在岗医师学历层次等方式,多渠道提升他们的服务能力。祝淑钗代表还建议,政府应加大医疗卫生资源调控力度,将更多新增资源投向农村和社区。 打通各级医院间的转诊通道 新闻背景:近两年来,唐山市依托市人民医院等5家三级医院建立医联体,联结了39所二级综合医院、78所社区服务中心(站)和58家乡镇卫生院,医联体内部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患者得到合理分流,基层服务能力逐步得到提升。 两会现场:“医联体的建立,给患者在上下级医院之间的转诊提供了极大便利。”胡万宁委员介绍,去年,唐山市人民医院通过医联体接诊了2700多例基层医院转上来的病人,同时也下转了大量病人。 双向转诊是推行分级诊疗的又一大难点。如何尽快打通各级医院之间的转诊通道?在胡万宁委员看来,打造区域性医联体就是一个不错的探索。所谓医联体,就是由一所三级医院联合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同组建医联体,医联体内各合作单位可以双向转诊,这既有利于合理配置医疗资源,还可实现优质医疗资源重心下移。 据了解,今年,我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以所有权为基础的紧密型医联体,也可建立以资源共享、技术协作为重点的松散型医联体;在县城主要推广以县级医院为龙头的县乡一体化管理或医共体;跨省域,特别是与北京、天津要组建以高水平专科医院为龙头的专科联盟。 胡万宁委员建议,应尽快出台加强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的政策,完善医联体之间收入分配、成本支出等制度设计,使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真正成为利益共享的紧密共同体,逐步形成责权利清晰的区域协同服务模式。 代表委员们还建议,要让双向转诊有效运行,还必须明确各级医院的功能定位、服务项目和职责,并建立相应的考核奖惩机制。 破除制约分级诊疗的制度壁垒 新闻背景:为全面推进分级诊疗,我省提出将统筹推进分级诊疗保障机制建设,特别要协调推进医药、医保、医疗“三医”联动改革,推动医保支付、价格调整、签约服务、基层用药等配套政策的深化和尽快落地。 两会现场:分级诊疗制度涉及人才、医保、法律等多种政策引导与杠杆调节,靠一个人或一个部门的力量很难完成。对此,代表委员们建议,政府应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相关协调机制,加强部门联动,做好分级诊疗的顶层设计,破除各种制度壁垒。 “要将改革落实到位,就要打破财政、医保、物价等制度层面的壁垒。”祝淑钗代表认为,随着医改政策深入推进,医保制度的设计和管理必须跟上步伐,要科学调整医保政策,加大分级报销之间的等级差异,建立健全参保对象实行基层首诊的规定,并向基层医疗机构倾斜,促进患者有序就医。 代表委员们还建议,要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尽快建立统一的医疗信息标准体系,实现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全覆盖。加强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对各项业务系统进行整合、联通,支持预约挂号、双向转诊、远程会诊等,推动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之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
关键词: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分级诊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