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新闻频道 >> 社会万象

张汝财代表:因地制宜打破垃圾“围城之困”

来源: 长城网 作者:杨雅荃 2017-03-06 06:52:11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住冀全国人大代表张汝财。
住冀全国人大代表张汝财。长城网 杨雅荃 摄

  长城网北京3月5日讯(特派记者 杨雅荃)垃圾分类是一件变废为宝、利国利民的好事,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足环境短板的大背景下,垃圾分类全面推广仍然需要啃下“硬骨头”。在2017年全国两会前,住冀全国人大代表张汝财分别调研了唐山万科红郡社区、金华市农村、诸暨市浣东街道萝山新村、杭州天子岭垃圾填埋场等地,并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垃圾治理的建议》。

  张汝财代表指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垃圾处理成为城市化发展中的重要课题,他在过去的一年里发现,一些城市存在“可回收物”与“不可回收物”垃圾混堆的现象,垃圾分类在“最后一公里”功亏一篑。对此,他提出要在全社会树立垃圾是重要资源和“矿产”的观念,因地制宜创新垃圾处理的方式。

  “目前垃圾处理主要有填埋、焚烧、堆肥三种方式,但绝大部分都是填埋场和焚烧厂,堆肥厂数量很少,垃圾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我们需要不断推广垃圾处理技术。”针对河北唐山万科红郡社区垃圾处理技术张汝财代表说,他发现用市场化的思维解决餐厅垃圾处理难题的经验值得推广。

  经了解,该社区配备的餐厨垃圾处理机,可将餐厨垃圾进行输送、分拣、粉碎脱水、发酵、空气净化等无害化处理。垃圾可经过8至24小时的发酵,使餐厨垃圾的总质量减少90%,剩下的10%生产出氮磷钾含量高的有机肥对外出售。据统计,垃圾处理机日处理餐厨垃圾300公斤,能全部“消化”该小区居民生产的餐厨垃圾。如此一来,生活垃圾变废为宝。

  “要加强垃圾分类的宣传,促使人们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管理好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在浙江金华的农村,张汝财代表发现村民们会先将垃圾分类为“会烂”和“不会烂”,分好的垃圾由村保洁员统一收集,会烂的就地进入阳光堆肥房,不会烂的再由村保洁员分类处理给可再生资源公司回收,或经乡镇转运后由县市区统一处理。同时,他认为国家应出台《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让垃圾管理人员有章可循。

  杭州天子岭垃圾填埋场采用德国技术,餐厨垃圾可产生沼气,并且利用沼气提供家庭用电。“将垃圾变废为宝,引入企业和社会资本,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创新技术手段,完善分类投放到分类处理的整个流程配套设施,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四个环节缺一不可,让垃圾处理产生价值。”张汝财代表经过调研后总结道。

  垃圾分类看似小事,实则关乎生态文明建设大局。张汝财代表建议,建立政府、社区、企业和居民协调机制,由环卫人员、街道干部、小区管理员等组成垃圾分类管理指导队伍,因地制宜创新垃圾处理方式,落实精细化的务实举措,及时跟进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等配套设施。

关键词:垃圾处理,农村,生活,利用,调研

责任编辑:李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