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人才大集”启幕 京津岗位受青睐
2月8日,求职者在招聘会上搜寻招聘信息。2月8日至9日,由省政府主办的2017年河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在石家庄举办。记者赵永辉摄 2232家省内企业家门口纳贤,68家来自京、津、鲁等地的企业抱团“抢人”……2月8日,2017年河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在石家庄经济学院南校区拉开帷幕。据主办方统计,首日共有2300家单位入场招聘,提供岗位4.5万个,8万人次入场求职。 参加此次“人才大集”单位数量排在前5位的行业分别是商贸流通、IT信息技术、机械加工制造、通讯电子、医药化工,约占参加单位总量的75%;招聘岗位排名前5位的为销售类、贸易类、IT信息技术、机械类、行政管理类。 从4.5万个岗位和8万人次求职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我省毕业生就业市场热度依然高涨。而从参会单位数量排在前5位的行业和招聘排名前5位岗位的情况看,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了岗位需求的变化。 河北毕业生到京津就业更加便捷 “首选北京工作,跨专业也行。”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应届毕业生王丽欣向北京逸群工程有限公司投了份简历。 王丽欣说,去北京的主要原因是男朋友在北京一家单位找到了工作。 河北科技大学的于长磊与天津天海同步科技有限公司达成了就业协议,“河北和天津往返方便。” 北京逸群工程有限公司招聘人员夏凌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推进,京津两地对河北的高校毕业生有着越来越大的吸引力。数据显示,此次招聘会上,来自北京的30家企业带来了625个岗位,来自天津的20家企业提供了513个岗位。 首次来河北招聘的中创世博(北京)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提供的岗位,让许多毕业生跃跃欲试。“经常在国外办展览,除了专业知识,英语水平必须高。”该公司招聘负责人黄冰颖介绍,虽然此次只准备在河北招聘5个人,但因为工作富有挑战性,且待遇高,招聘首日就有40多人投了简历。 天津宏茂塑胶有限公司此次准备在河北招聘50人,专门用于人才储备。该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于长新说,因为看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巨大潜力,公司将开拓河北市场,而人才先行是首要战略。 于长新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进一步深入,三地将共同推进人才互通互融,互准互认。随着职业资格证书、职称聘任证书等实现互认,人才在京津冀区域流动无需重新申报、换证,河北毕业生到京津就业更加便捷。 产业结构调整催生更多岗位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曾经的用人大户煤炭和钢铁等传统行业企业已成为配角,取而代之的是长城汽车、石药集团等企业,各自携多家子公司组团来招贤。数据显示,本次参会的民营企业,占单位总数的95%以上。 少量参与招聘的钢铁、煤炭企业则玩起了“本末倒置”,主业不招人,而在副业领域却要招聘大量人才。 河北敬业集团旗下的酒店、贸易、旅游等7个子公司组团来招人,600多个岗位主要集中在销售、财会、维修、计算机等,钢铁等主业岗位却没有招人。“这是集团转型升级的必然结果,大力发展非钢产业需要更多人才。”河北敬业集团一子公司招聘人员盖立国说。 因为产能扩大,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计划招聘30人,而第一天报名的毕业生就有700多人。“能生产国家一类新药,并且正在逐渐淘汰低端产品,我看中的是这家公司的发展潜力。”南华大学的崔亮说。 以暖气片起家的春风实业集团此次提供了多个建筑工程、铸造等岗位,吸引许多毕业生驻足的不是薪酬,而是去年该公司开始进军装配式住宅,目前已有3个项目启动。 因为转型升级,农业领域的企业也参与了“抢人”。河北方舟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过去主要生产叶面肥等产品,从去年开始转向生产大量元素水溶肥、中微量元素肥等高端系列产品。由于人才制约,公司发展受限。此次招聘会,该公司总经理王新卫亲自招人,除了招聘50名专业人才,还专门招聘10名电商专员。“企业要学会两条腿走路,除实体店销售外,还需搭建网络销售渠道。”王新卫说。 |
关键词:河北,人才大集,京津岗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