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新闻频道 >> 国内

【治国理政新实践·四川篇】做好“加减乘除” 四川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启幕

来源: 四川日报 作者: 2017-02-07 22:39:06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制图/卢浩

  聚焦

  “澳大利亚只用了全国森林面积的1%,就满足全国50%的采伐量,这说明什么?”1月24日,在成都举行的全省林业工作会议上,省林业厅厅长尧斯丹的话语引人深思。

  随后,尧斯丹提及的短板更显扎眼:生态供给不足,四川森林覆盖率低于长江经济带省市平均6个百分点;林产品供需错位,低端产能集中,林业产业地方特色突出但地方品牌不强……四川必须围绕生态产品和林产品,做好“加减乘除”,在满足公众生态产品需求的同时,做大做强四川林业产业。“这其实就是‘发令枪’。”省林业厅产业处负责人看来,从此次会议开始,四川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行动开启。

  现状

  林产品结构失衡生态供给不足“大资源”却仅有“小产业”

  “大家都很关心下一步怎么做。林产业是扶贫的主要手段之一,老百姓对环境问题又关注,牵一发动全身。”接受记者采访时,一位不愿具名的市州林业局局长直奔主题,在他看来,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宜早不宜迟。“在搞懂怎么办之前,需要先问怎么了?弄明白现状才能有的放矢。”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说,生态产品供给方面,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主体,四川的自然生态系统并不完备,森林资源质量不高、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全省森林覆盖率低于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平均6个百分点,湿地、草场退化问题相对突出,“而且生态产品相对短缺,特别是城镇,这一问题更突出。”

  而在林产品方面,四川则是典型的“大资源小产业”。尧斯丹认为,四川在供给上,存在四个不足:资源供给少、产业结构不优、产品结构失衡和经营结构欠佳。

  据统计,四川每年木材需求量约2000万立方米,五成以上依赖省外和国外,木材供给安全隐患较大。

  产业结构上,林业的一二三产业比值已经调整优化为37.6:31.7:30.7,但二产比重仍较全国平均值低了20个百分点,且深加工能力短板突出。

  在产品结构上,作为木竹人造板、家具等林产品生产大省,四川产品停留在中低端水平,部分产品库存积压较重。而近年来的国土绿化中,核桃等大宗经济林种植面积激增,“果贱伤农”风险较大。

  经营结构方面,四川特种经营模式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相对快速,但仍未改变小规模、作坊式、单家独户分散经营的整体格局。

  对策

  做好“加减乘除”增面积减存量提质量变制度

  在全省林业工作会议上,四川林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路也正式明确:根本任务是扩大产品有效供给,主攻方向是提高产品供给质量,核心环节是优化产品供给结构,具体做法是“加减乘除”。

  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解释,所谓加法,就是补齐生态短板。在生态产品上,强化生态保护和修复,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川,打造森林城市群,确保2020年,全省市县建城区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4平方米。林产品方面,则结合地域优势,启动新一轮现代林业重点县建设和木本油料重点县建设。

  减法层面,则瞄准去产能和去库存,消除重复建设。

  省绿委办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我省将有计划引导农户实现种植多样化,“四川拥有500多个具备产业化潜力的树种,要杜绝同质化。”

  此外,减法也瞄准低效落后产能。省林业厅计划,2020年前,成都经济区要调减人造板产能25万立方米,基本消除低端产业。

  乘法方面,重点是整合资源,提升森林质量和产品品牌。调查显示,全川有近3000万亩低产低效林,朝天核桃、金阳花椒等市场占有率不差,但却没有“叫得响”的品牌。对此,我省将按照每年不低于400万亩的速度,实施森林抚育和低产低效林改造,并参照川茶等产品的做法,整合资源,重点打造核桃、花椒等林产品品牌。

  除法,则主要针对集体林权制度、采伐管理制度和林区基础设施建设。“集体林的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将在全省全面铺开,同时在采伐的前期申报、后期作业上将至少减少3个审批程序。”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相关改革方案正在制定中。

  在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省将结合脱贫攻坚、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等,力争各林区年底前基本实现道路、自来水、网络和电力全部畅通,“林区通路,种植、采伐和管理运输成本至少减少30%。”

  赋能

  森林康养和生态旅游异军突起新业态有望成发展新动能

  “林区老百姓还要靠林子吃饭,有些产能去除了,他们咋办?”在全省林业工作会议上,不少与会者提出:四川林业发展的新动能在哪里?

  为了上半年开幕的国际盆景年会和即将开建的园艺旅游风景区,最近,成都温江区花卉园林局副局长张阳跑遍了全区大大小小的苗圃。在他看来,既然卖苗木不挣钱,不如卖风景,“我们很有把握实现发展动能转换。”

  和他同样想法的,还有洪雅县玉屏山景区负责人谢德智。2015年底,他把洪雅林场的林区作业便道、林区住房稍作修整,请来医生、保健专家,开起了森林康养中心,2016年营业额就突破亿元大关。

  除了森林康养,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势头同样迅猛。

  2016年,四川实现生态旅游直接收入769.8亿元,增长16.9%,接待游客2.6亿人次,带动社会收入1970亿元。省林业厅森林旅游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生态旅游是指借助既有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乡村生态资源,整合打造景区,招徕观光游客,进行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

  省林业厅规划,到2020年,全省森林康养林面积将达1000万亩,年服务人数逾5000万人次,产值达500亿元;预计到2020年,全省生态旅游直接收入有望突破1100亿元。“这个还是很保守的规划,现在社会老龄化趋势明显,以后康养产业、绿色文旅产业都会越来越红火。”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森林康养和生态旅游的异军突起,有望保证四川林业顺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说,这就是新动能。”

关键词:治国,理政,全国,会议

责任编辑: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