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新闻频道 >> 社会万象

春节团圆时 燕赵大地刮起“家庭文明”风

来源: 长城网综合 作者:刘朋朋 2017-02-03 03:12:49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导语:千家万户团圆日,正是亲情浓浓时。“晒”家风、“秀”幸福、展文明。今年春节期间,河北省紧紧抓住家庭文明建设的有利契机,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资料图。图片来自网络

  访家庭:有亲情更有家国情

  文明家庭,是一个国家发展、社会和谐的基点。

  春节前,唐山的张丽钧忙着做了一张家训图。作为全国文明家庭,张丽钧一家提炼、总结了“敬天、敬人、敬事、乐学、乐善、乐活”十二字家训。“家训图一做好我就传到微信群里分享了。”张丽钧高兴地告诉记者。

  “祝福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祝愿我们的亲人幸福安康……”1月27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退休教师荆国舫一家人高高兴兴吃完年夜饭,一场“家庭春晚”喜庆开演。荆国舫朗诵了自己写的新诗,老伴、儿子、女儿、孙女们也纷纷亮出自己的“绝活”。 大人身体力行,孩子耳濡目染,家庭春晚成为全家人的“新春加油站”。

  河北农大李保国教授的爱人郭素萍,作为全国文明家庭的代表,跟记者说起她和李保国的3个家:一个是安在城市里的家,就在保定河北农大家属院;一个是山里的家,在各个帮扶基地;还有一个是流动的家,就是常年穿梭在山地平原之间的那辆越野车。“保国没有完成的事业,我们继续担起来。”去年,郭素萍走遍李保国生前帮扶过的村子,及时传授果树栽培先进技术。

  看家教:重言传更重身教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1月28日,大年初一,青县康复敬老院院长周汝珍与儿子赵德龙,来到敬老院给老人们拜年,还给老人们置办了春节礼物。这已经是周汝珍在康复敬老院度过的第29个春节了。这些年,赵德龙见证了母亲悉心照顾孤寡老人的艰辛,从最初不理解,到慢慢地接受,再到最后认可和参与,母亲用行动教给了他做人做事的道理。

  “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郭迎春深有感触地说,他们兄妹5人先后考入大中专院校,其中3人考入本科院校,成为那个年代少有的大学生家庭。下一代的5个孩子中,目前已全部考入本科院校,其中2人考入北京大学。

  四世同堂的涿鹿梁世伟一家。“春节前,姥爷盯得最紧的事就是上坟,总让把祭品都备齐,除夕前必须圆满完成。这件事从来没有间断过,这不但可以寄托我们对先辈的哀思,而且对后辈来说,也是很好的孝道教育。”

  话家风:和谐家庭的“幸福密码”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

  石家庄鹿泉区的高凤瑞一家,每年春节都会上一堂特殊的“家庭廉政教育课”。高凤瑞老人退休前曾是一名基层干部,两个女儿现在也在政府部门工作。作为一名老党员,我会常给孩子们提个醒,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应当成为我们家代代相传的家风。”

  “拒绝陋习,过一个祥和年。”邯郸市冀南新区南城乡中史村76岁的成千珍,为了让村民们改掉赌博、喝大酒等陋习,成千珍组织村里的老老小小成立了文艺团队,引导村民们积极参加文明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

  传承家庭文明风 团圆过大年

  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过年要“团圆”已经成为几代人传承下来的家风。

  邢台市民张先生在石家庄工作,因为工作繁忙,他大年三十才能放假回家跟家人团聚,“这是我们家的传统,春节不管什么时候放假,都要赶回去跟家里人团聚”。

  “今年春晚开始的时候,妈妈在手机那边跟我视频,听到电视里春晚的声音,觉得无比亲切。”孙女士在英国留学,不能回家,但发达的通讯技术还是缩短了她与家的距离,让她和家人在手机里团聚。

  石家庄市民孙先生告诉记者,每年过年他们都会一大家子团聚在一起,晚辈会给长辈拜年,一起祭奠祖先。“这是为了告诉孩子们要尊敬长辈,让孩子们从此小就有尊老的意识。”这是他们家春节的习俗,是春节家风的良好传承。

  涵养好家风 春节正当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春节期间家人团聚,正是弘扬好传统、传承好家风,传播正能量、涵养新风气的好时机。

(据人民日报、河北日报、长城网综合)

关键词:春节,文明家庭,河北

责任编辑:刘朋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