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春·寻年味】未曾改变的年俗“原味”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又是一年辞旧岁,又是一年迎新春,放鞭炮、贴春联、看春晚、吃年夜饭,拜年、压岁钱,当这些字眼再次印入眼帘的时候,意味着春节也就到来了,这些温馨的词语,是我国流传数千年的年俗文化,它饱含了深厚的民族情感,是每一位炎黄子孙不可磨灭的文化印记。 然而,现如今,每逢过年,“过年没意思”“过年不如小时候”等言论“甚嚣尘上”,似乎让人觉得对过年少了一丝丝期盼,究其原因,还是时代的变化,引起了年俗形式的变化。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芝麻开花节节高”,时代也变成了“快餐时代”,人们在紧张的快节奏当中,很多事情都处于删繁就简的状态,但春节,作为一个充满仪式感的存在,里面有很多民俗需要经历一个繁琐的过程,这就无形中与当前的生活形成了某种“对立”。面对这种情况,大多数人的选择就是,一切从简。比如贴春联,现如今早已少见“舞文弄墨”之人了,取而代之的则是满大街的“印刷品”。再比如拜年,以前讲究的是上门拜年,现在却是一个电话、一个微信就彻底搞定,少了仪式感的年俗,自然会被不少人吐槽少了年味,甚至心生过年没意义的感觉。再加上,一些民俗文化确实过于迂腐陈旧,有着封建迷信的味道,随着科学的普及,人们对此类年俗嗤之以鼻,以偏概全,认为整个年俗的形式都应改变,这就造成了很多年俗形式变得越来越没有“说服性”。而且,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微信、微博等一众新媒体的“喷薄而出”,让年俗也变得越来越网络化,网络红包、拜年微信、短信齐飞、网购年货等等花样百出的过年新“玩法”正在不断冲击着已有的春节习俗形式,这也就让人感觉年俗好像变了味。 其实,在笔者看来,年俗的承载形式不论如何变化,年俗的“原味”都未曾改变,因为它是家的温情,是团聚。春运大幕拉开,近30亿人的长途迁徙,为的就是在过年时赶回家,喊一声“爸妈,我回来了”,然后团聚在一起,感受家的温馨。网络红包的“狂轰乱炸”,既丰富了派发红包的形式,又多了一丝家庭成员间的热闹和群体狂欢的互动。微信拜年,通过视频连线,宛若人在眼前,少去了长途的奔袭,但情感依然可以靠网络维系……种种新形式下的新年俗,其所承载的年俗“原味”依然浓厚。既然味道没变,我们为何不可以“新老结合”,过一个舒舒服服的大年呢? 过年,是一个文化符号,纵然形式产生变化,但其“合家欢”的味道不会发生改变,只要我们心里还保有对春节习俗文化的内涵,让春节继续充满文化价值感,我们的春节就依然会有向心力,依然会被重视,被向往,依然还是有着熟悉“味道”的中国年。(马煜伟) |
关键词:春节,习俗,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