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求进:走得稳才能改得深 改得深才能走得远
2016年12月14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了今后一段时间内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此次会议的一个突出亮点强调了稳中求进,指出“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明年贯彻好这个总基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一科学论断既体现了对我国当前经济新常态阶段性特征的准确把握,又直指当前经济运行的深层次结构性改革问题。 “稳”,稳的是什么? 第一,要稳住经济增长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积极态势。2016年的经济增长在面临诸多困难挑战的背景下超出年初预期,预计全年GDP增速约为6.7%,而且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均有所提升,这恰是我们筑底经济增长并实现反弹的重要基础。 第二,要稳住财政、货币等政策的宏观政策效果预期。近两年来,财政货币政策为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总需求,提供了积极的财政支持和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财政和货币政策对形成宏观经济增长的稳定预期愈发重要。 第三,要稳住广大社会主体的微观创业创新激励。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格局初现,这在给经济发展带来新动能的同时,也给传统动能寻找了出路。要让新老动能持续协调的发挥作用,必须要让创业创新者的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第四,要将各类经济风险因素稳定在可控范围之内。目前经济运行中的许多风险因素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特别是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犹在,为了防止经济运行遭受二次冲击,必须要稳妥地把控各类风险点,提升和强化监管能力 “进”,应该如何实现? 会议对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问题有清晰的认识,指出我国经济运行中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矛盾突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金融风险有所积聚,部分地区困难增多等,这背后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导致经济循环不畅,必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因此,进就是要深入推进结构性改革,在结构转型升级上取得实质突破,这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解决现实存量问题;二是改革长效发展机制。 第一,解决现实存量问题,主要体现三去一降一补上,会议明确提出要在2017年推动五大任务有实质性进展。在去产能方面,要通过市场与法治手段实现严重过剩行业的去产能工作;在去库存方面,要通过分类调控、因地制宜的解决策略切实支除三四线的房地产库存;在去杠杆方面,要合理科学地使用多种方式着力降低企业杠杆率并规范政府举债行为。在降成本方面,要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在补短板方面,要从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从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着手,既补硬短板也补软短板,既补发展短板也补制度短板。 第二,改革长效发展机制体现在诸多方面,其中国资国企改革、产权保护、振兴实体经济均是亮点。首先,会议提出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推进国企改革步伐,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这同时也意味着国企改革将与行业改革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其次,会议提出要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抓紧编纂民法典,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而且坚持有错必纠,甄别纠正一批侵害企业产权的错案冤案。这意味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赖以繁荣的企业家精神将得到更有力的制度保障。再次,会议提出为振兴实体经济,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并倡导“工匠精神”和“百年老店”,强调建设法治化的市场营商环境,在市场准入、要素配置等方面创造条件,使中小微企业更好参与市场公平竞争,这就意味市场化改革举措将会持续推进,竞争性的市场环境将会更加健全完善。 总之,在经济新常态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增长与改革的权衡更体现治国理政的智慧,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不服急药也不吃猛药,稳中求进恰是对症下药。 |
关键词: 稳中求进,经济,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