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新闻频道 >> 专题库 >> 专题新闻

“三下乡”接地气才能有人气

来源: 中国文明网 作者: 2016-12-17 10:32:42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部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2017年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面向农村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服务,不断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和有力支撑。(12月13日新华社)

  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将丰盛的“大餐”送到田间地头,这是惠及广大农民兄弟的实事和好事,每年农民兄弟都会翘首以盼。正是因为有了这份期待,正是因为承载着责任,“三下乡”活动切不可走形式,必须要真正接住地气,把农民兄弟急需的、有益的“食粮”送下去。

  接地气就是要“配菜”和“点餐”相结合。“三下乡”具体给农民兄弟送什么,这需要有关单位主动谋划,更得问问农民兄弟的需求。如果只是相关单位“配菜”,端上桌的“菜”可能很有营养,但是农民兄弟却未必能吃饱,因为有些“菜”根本就不合农民兄弟的胃口,这样的“三下乡”送的人很热情,接受的人却难以提起兴致。有的部门送文化下乡,一台节目演了十几年,农民兄弟连节目顺序都背下来了,观看的时候自然也就没了热情。“配菜”和“点餐”相结合,参加“三下乡”的部门,既把自认为最好的东西拿出来,同时也把农民兄弟需要的东西呈上去,这样“三下乡”才能事半功倍,农民兄弟才能吃好也吃饱。

  接地气就是要形式和内容相结合。“三下乡”活动每年每个地方都在开展,可是若是问一问活动的效果,有些地方或许就并不理想。“三下乡”活动的效果不好,问题很可能是出在了内容和形式上。有的地方搞“三下乡”,就是发一发传单,完全当成了应付事儿,农民兄弟并不能得利受益,效果当然好不到哪里去。同样是搞卫生下乡,有的医院不仅给农民体检,而且考虑到体检之前不能进食,还为农民准备了食品,有的医院则是发完传单就卖药,哪一种形式和内容更好,不用说也就一目了然了。真正落到农民心坎里的“三下乡”,必然是要形式够多样、内容够丰富的。

  接地气就是要“下乡”和“在乡”相结合。把优秀的文化产品、先进的科技知识、进步的医疗技术,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这当然是天大的好事。不过,单单指望着“三下乡”服务队,要走过那么多的村村寨寨,肯定也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下乡”和“在乡”相结合,一个方面“三下乡”活动要有声有色地开展,另一方面“三下乡”服务队要为各村培养自己的演出队、医疗队、土专家,这样当“三下乡”服务队离开之后,村民们依然能够享受文化科技医疗的便利,“三下乡”就变成了常下乡、常在乡。

  带着情感开展“三下乡”活动,坚决不走形式和过场,群众需要什么送什么,要送就真正送好送到,这样的“三下乡”才是接住了地气,农民兄弟才会打心眼里欢迎,“三下乡”才会人气爆棚、叫好连连!

关键词:下乡,活力,接地气

责任编辑:赵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