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新闻频道 >> 国内

追踪367家景区被处理背后的A级管理乱象

来源: 新华社 作者: 2016-12-08 09:39:57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国家旅游局5日通报,今年下半年以来,367家4A级及以下景区受到处理,其中107家景区被摘牌。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A级景区数量激增,景区等级管理不严、重申请轻管理等,导致一些景区场所变身水疗会所、厕所卫生脏差等,甚至出现长期停业不摘牌的“僵尸景区”。

  A级景区“疯狂”增长,金字招牌后是隐性利益

  在本次处理的367家景区中,有255家4A级景区被处理,占全国4A级景区总量的9%。被撤销的景区究竟存在哪些问题,记者走访了辽宁、安徽、江西、河南等地旅游市场。

  “我们从来不知道五爱服装批发市场是个景区,竟然还是4A级。”在公布被处理了13家景区的沈阳市,土生土长的市民孟梦告诉记者,有一次陪朋友到五爱市场逛街,试了衣服不想买,还遭到商贩恶言相向。

  孟梦口中的五爱服装批发市场,在2009年12月作为“五爱市场景区”被评为4A级景区,时隔7年被摘牌。类似“挂羊头卖狗肉”的A级景区还有不少,往往打着旅游的招牌,却主要运营商场、商贸城、步行街等。

  此次被取消4A级资质的厦门海沧大桥旅游区,此前被发现景区多处场所对外承包变更为餐馆、水疗等项目,并存在游客中心功能缺失、旅游厕所及环境卫生脏差等问题。而被警告的河北省辛集市辛集国际皮革城景区,则官网信息基本都是旺铺招商、市场动态等内容,关于旅游资讯的内容仅有一栏,且两年多时间未更新过。

  此外,一些A级景区甚至早已停业,成为“僵尸景区”。此次被摘牌的4A级蚌埠闸水利风景区,部分景点长期停止对外运营。去年底,河南被摘牌的焦作市穆家寨景区早已关门,鹤壁市康乐村景区也已改为驾校,不再经营旅游业务。

  近年来,A级景区数量“疯狂”增长,仅4A级景区数量便从2001年的187家,增长至此次摘牌前的2800多家。以广西为例,去年一年便新增70家A级景区,其中4A级增加20家。

  “景区评级的冲动背后,是金字招牌带来的种种隐性利益”。长期从事景区等级管理工作的地方旅游局工作人员潘毅说,由地方部门背书的景区等级,对游客消费起到很强的引导作用。不少景区利用评级吸引客流,甚至当作门票涨价的借口。一些部门的专项资金也更倾向于级别高的景区。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教授魏翔说,自4A景区评定权下放至省级旅游主管部门,一些地方为提升旅游业发展规模,对景区质量管理宽泛化,准入门槛把关不严,导致近年来A级景区数量激增,质量参差不齐。

  重申请轻管理,监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据记者调查,有些地方争创A级景区时全力以赴,拿到金字招牌后疏于管理。

  以被摘牌4A级的葫芦岛市龙湾海滨景区为例,参与调查的辽宁省旅游局工作人员介绍,这一景区的旅游服务功能已经严重退化。“在每年旅游旺季,景区仅设立临时简易游客服务中心,其实就是简单摆放几张桌子。更不用说景区应该具备的旅游投诉室、医务室、母婴室了。”

  江西省旅发委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此次被警告的宜春市靖安中部梦幻生态旅游区,自2013年获评4A级景区之后,基本没有投入资金进行完善提升,导致标识系统、垃圾箱等设施设备陈旧坏损,数量不足。

  河南省旅游局在暗访4A级景区商丘市古城时发现,景区旅游厕所里堆满杂物,设施破损严重。“去个洗手间,发现洗手台也是坏的,没人修。”郑州的一名游客无奈地吐槽。

  潘毅说:“不少景区创建A级时态度积极,三天两头到局里作表态。可一旦创建成功,别说提升软硬件配套,创建时的一些服务标准后期都无法维持。”

  专家认为,景区之所以重建设轻管理,背后是A级景区监管长期疲软。

  按照规定,4A级及以下等级景区复核工作,主要由省级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和实施。复核分为年度复核与五年期满的评定性复核,年度复核采取抽查的方式,复核比例不低于10%。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刘思敏认为,针对当前庞大的景区数量,“10%的抽检率太低,难以形成有效监管”。

  即使这种低频次的复查,往往因地方相关监管部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流于形式。业内人士透露,等级复查前跟景区明里暗里打招呼已经成为一种潜规则。“正是监管缺位,才有那么多‘僵尸景区’迟迟未退出。”

  “摘牌阻力太大。”潘毅认为,若要动真格处理A级景区,要面对地方、景区投资部门等多重压力。尤其对于地方而言,处罚景区,直接影响地方的经济收入与社会影响力。

  应将“能进能出”机制常态化

  刘思敏分析认为,此次公布的被查处景区数量之多、覆盖面之广、处理之重前所未有,释放旅游业深化改革、从严管理的决心与信号。

  目前,国家旅游局正协同相关部门,酝酿推出新修订的《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安徽大学旅游系副主任李经龙认为,新的管理办法应对景区出现何种问题、加以何种处罚等作出详细而明确的规定,使A级景区复核监管工作更加规范,有据可查。

  魏翔建议,借鉴国外经验,形成由专家、游客代表、旅行社代表等参与业评级与动态监督的队伍,参与景区分级管理全过程,提升A级含金量。

  专家认为,景区A级管理应从“检查一阵风”到“黑名单”制度化。只有将“能进能出”的机制常态化,才能真正倒逼景区管理者和地方政府摒弃侥幸心理,加快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实现“强身健体”目的。刘思敏建议,在目前10%的抽检比例上,增加暗访频次、抽检比例,并适当考虑每年退出的量化比例,增强红线意识。(记者张紫赟、甘泉、程迪、罗捷)

关键词:景区,处理,黑名单

责任编辑:韩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