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新闻频道 >> 社会万象

文化惠民,让喝彩声获得感不断档

长城网 作者:韩莉 2016-11-25 08:31:57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丰润区评剧团每次结束演出离开村庄,农民观众与演员们总是依依不舍。(本报资料图片)

  覆盖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日趋完善;建立各类农村文艺辅导基地1714个;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985个……近年来,我省着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文化设施、增强文化供给、改进服务方式,有效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要求,建设一批标志性文化基础设施,完善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一批文化惠民活动品牌。”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为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代表们纷纷表示,要以人为本,重点突破,进一步推进文化为民利民惠民,让群众享受到更多文化建设成果,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1着眼难点、重点突破,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乡镇和农村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和薄弱环节,其中乡镇是城乡文化一体化、均等化的关键点,是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核心环节。当前,一部分乡镇文化站既无人办事,也无经费保障。为此,今年3月,我省出台《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实施意见》,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纳入“美丽乡村”专项行动。

  “建设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有利于整合基层文化资源,可谓牵住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牛鼻子’。”廊坊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曹希恩代表介绍,针对乡镇综合文化站专职、专业人员队伍匮乏等问题,廊坊由县级文化部门聘用有文化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文体活动中心负责人,采取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为每个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配备两名大专以上学历、有专业特长的专职工作人员。同时将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运行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

  保定市文广新局局长赵其国代表建议,以财政补贴的方式,鼓励离退休文艺工作者、文化志愿者在农村担任文化指导员或文化管理员,逐步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的基层公共文化队伍。鼓励支持企业、社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通过直接投资、赞助活动、捐助设备,以及采取公益众筹、公益创投等方式,参与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管理。

  张北县委书记郝富国代表认为,农村民间艺术团体能有效活跃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繁荣基层艺术演出市场。对这些农村民间艺术团体要大力扶持,并在财政上予以补贴。

  近年来,我省各地深入广泛开展送电影、送文艺演出下乡等活动。“送文化,也要种文化;走下去,还要能走上来。”代表们纷纷表示,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开展农村及社区居民艺术作品展览等活动,满足基层文化生活需要,为具有文艺专长的基层人才提供展示舞台。

  2着眼创新、有效对接,吸引更多群众参与文化活动

  针对农家书屋利用率不高、与群众需求脱节等问题,近年来,迁安市探索实施图书馆总分馆制,实行群众按文化需求“点餐”,市级中心统一“配餐”的文化配给服务模式;承德市双滦区根据群众文化需求,出台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反馈办法,有针对性地组织策划社区各类文化服务活动……

  “过去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都是政府有什么项目就提供什么产品,缺少针对性。而‘菜单式’服务,把公共文化服务主动权交给了老百姓。”对此,省文化厅党组书记王离湘代表表示,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增长、日趋多元,“无论是相关文化部门、文化团体,还是一线文化工作者,都要更新公共文化服务理念,创新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方式,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开展服务,实现服务内容和服务供给从‘单向输送’向‘双向互动、供需对接’转变,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

  赵其国代表则建议,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方式要从仅仅依靠政府提供的单一方式向多种方式转变,逐步实现由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和广大公民共同来提供。

  今年9月28日至10月19日,首届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在石家庄举办。为了让更多的老百姓欣赏并参与到这场戏曲盛宴中来,此次展演的主办方积极开拓市场,开通微信、微博售票渠道和各个剧场售票口,以低票价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剧场。

  “如今高雅艺术已不再是少数高端群体的‘专利’,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百姓文化水平的提高,群众对高雅艺术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如果高雅艺术因票价奇高长期与群众隔绝,显然不利于高质量文化艺术水平的提高与普及。”王离湘代表表示,希望更多演出团体担负社会责任,走低端门票路径,让文化艺术产品更惠民,相关部门则应积极引导、加强扶持。

  走进河北博物院,老百姓不仅能够欣赏到珍贵的文物藏品,而且还能够听讲座、看电影、学画画、体验DIY手工制作的乐趣;走进省图书馆,也不再是单纯读书借书,文化讲堂、相声沙龙、体验活动等满足着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需求……

  “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有利于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唐山市文广新局局长韦远东代表建议,应探索推广流动性公共文化服务,通过流动文化大篷车、流动文化馆、流动博物馆、流动少年宫等新公共服务方式,为城乡居民提供人性化、便捷化服务。应积极适应时代进步和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推进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卫星数字农家书屋建设,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络全覆盖。

  3着眼长效、打造品牌,让惠民乐民不断档

  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在采访中,代表们表示,“天天有演出,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常年不断档”,这是人民群众的深切期待。而要回应期待,赢得喝彩,必须着眼长效,完善机制,打造更多深受群众欢迎的文化惠民活动品牌。

  “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越来越成为地区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抓文化理应成为地方党委、政府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针对个别地方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视程度还不够的现象,王离湘代表建议,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把各项文化惠民工程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中。加强对文化惠民工程的统一领导、统筹规划,确保形成合力,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但投入缺乏制度约束和连续性,没有形成正常增长机制,总量仍然偏低。”赵其国代表坦言,保定市在每万人拥有群众文化设施面积、人均群众文化业务活动专项经费、图书馆人均购书经费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鼓励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氛围还不浓厚,相关政策措施还比较缺乏。

  着眼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保定市提出,将进一步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文化经费体制机制,不断增加文化投入,有效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以政府为主导,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通过简政放权,引入市场机制,采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激发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积极性,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活力。

  “唱响核心价值观·共跳百姓健康舞”活动、农民书画展……近年来,我省一系列群众广泛参与的文化活动在省内外产生广泛影响。同时打造了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中国剪纸艺术节等各具地方特色、覆盖城乡的文化活动品牌。张北县“城乡文艺演出服务体系”、井陉县“农村文化广场”、石家庄市“文化惠民卡”、迁安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共享共建”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

  “对于目前涌现出的众多全国知名的文化品牌,要继续管理、经营好,继续做大做强。”曹希恩代表表示,要通过及时归纳和总结经验、做法,形成长效机制,试点推广,最后形成一套制度体系,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关部门也要加大力度扶持这些文化活动品牌,通过优惠政策、运用市场机制,让这些文化品牌茁壮成长。同时,建立起绩效考核评估机制,定期举行满意率调查,定期进行效果评估,不断增强这些品牌活动的影响力、辐射力、凝聚力,吸引越来越多群众主动热情参与。

  2015年10月21日,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发展联盟成立大会举行。来自京津冀三地的11家文化单位共同签署了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发展联盟战略合作协议书。“一年来,我们在剧目交流、非遗传承、工作交流等方面不断展开深度合作,努力形成公共文化服务共享机制,打造共有文化品牌。”韦远东代表建议,要紧抓机遇,借力用力,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借助京津文化高地,提升我们的文化设施管理水平和文艺人才专业化水准。

来源: 河北日报

关键词:文化惠民,喝彩声,公共文化

责任编辑:李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