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美五改”推动乡村巨变
——河北省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涞水县三坡镇松树口村,一栋栋农家小院,整齐地排列在拒马河畔。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一个个精心打造的美丽乡村,成为京西百渡休闲度假区的靓丽名片,吸引了京、津等周边城市的大批游客,带动了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记者赵永辉摄 核心提示 美丽乡村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业农村工作上水平的有力抓手。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指示,树立和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以“四美五改·美丽乡村”行动为载体建设美丽乡村,与扶贫攻坚、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生态建设相结合,顺应农民意愿,突出特色、发展产业、注重品质、力求实效,尽快让农民富起来、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作出更大贡献。 这是寄情山水的胜境:涉县36个村集中打造,寨上崖居、红色赤岸等景点串联成片,打响“太行红河谷”品牌; 这是寻觅乡愁的佳处:大名县邓台村,道路整洁,院落古韵十足,一湾清水穿村过,绿荫碧水相环、古村乡愁相望; 这是诗意栖居的净土:巨鹿县柳洼村,风清湖、五柳庄园等水韵天成、绿柳成荫,“柳洼风清”再现昔日风韵; …… 它们各具特色、各美其美,但却有着共同的名字:美丽乡村。 民居改造、安全饮水、街道硬化、特色富民产业……我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美丽乡村建设全过程,以“四美五改·美丽乡村”(改房、改水、改路、改厕、改厨,做到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行动为载体,实施12个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已完成300多个片区、1.3万多个重点村的建设,形成了“点上精彩、线上美丽、面上干净”的新格局。 以“集中连片”为路径,把美丽“盆景”变成广阔“风景” 今年国庆假期,北京市民李建一家三口来到位于易县安格庄村的恋乡·太行水镇,到老戏楼品茶赏戏,在街头欣赏艺人的杂技表演。“眼前是巍巍太行绿油油的山,身边是易水湖清凌凌的水,头顶是秋高气爽蓝莹莹的天,村落、游客、山水、蓝天,共同构成一幅迷人的美丽乡村画卷。”李建感叹道。 着力建设21个省级重点村,美丽乡村建设得到整体提升。国庆黄金周期间,全县接待游客约54.22万人次,同比增长168%。 通过集中连片打造整体提升建设水平,我省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取得新成效。 我省是农业大省,但不是农业强省,实现农村现代化任务艰巨。省委书记赵克志反复强调,美丽乡村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业农村工作上水平的有力抓手。他要求加快补齐农村发展短板,力争“十三五”末实现“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的美丽乡村全覆盖。 如何完成这一宏伟目标,尽快让农民富起来、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 2015年,我省在总结美丽乡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明确集中连片建设美丽乡村的工作路径,让美丽“盆景”变成广阔“风景”。全省确定了3006个重点村分成近200个片区,省级重点打造白洋淀、西柏坡、北戴河等9个省重点片区。 2016年,我省又制定了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建设100个高水准美丽乡村片区、新建200个中心村、打造300个旅游专业村、建成4000多个省级重点村。其中,着力打造石家庄抱犊寨、保定太行山、邯郸涉县“太行红河谷”等12个省级重点片区。 为了让这些规划尽早变为现实,我省强化规划引领,勇于创新、重点突破,初步形成了以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为龙头,涵盖县域村庄布局规划等多个专项规划在内的规划体系。同时,为破解技术难题,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样式;为破解资金瓶颈,省、市、县三级共搭建融资平台189个,农发行、农行已对各市审批贷款共276.9亿元。 难关一项项被攻克,美丽乡村集中连片建设顺利推进。 白洋淀片区聚合了51个村,完成了改造提升全部任务,建成后被誉为天蓝水清、苇绿荷红的“北国水乡”;平山西柏坡片区,定位“革命圣地、红色乡村、城市品位”,具有太行山区特色的14个村展露新颜;抱犊寨片区涉及29个村,联合打造“绕着山转、跟着水走、寻得到美好、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集群。 目前,我省所有重点片区改造城中村和永久保留村、改造危旧住宅和旧厂房、清垃圾杂物和残垣断壁、拆违章建筑等工作已基本完成,重点乡村“五改”行动有序进行,农民生活舒适度明显提高。其中,我省今年明确的12个重点片区建设快速推进,村庄街巷干净、绿树掩映,水、电、路直通农户,美丽乡村已具雏形。 以“突出特色”为风格,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很多人说,来滦平县周台子村,一可养眼,二可养心。 养眼说的是村容村貌。这个昔日的穷村乱村奏响生态立村之歌,在荒山栽植果树20万株,经过“五改”实现了村洁、街净、道整、灯亮、树绿、花红的效果,被授予“中国美丽乡村”称号。 养心则指文化建设。该村以“人美”为核心扬文化兴村之魂,推行孝行美,开展“五好家庭”争创、“十佳好婆媳”评选等活动,70岁以上老人免费住老年公寓,获评“全国敬老模范村”。 无论是生态立村还是文化兴村,都体现出了周台子村的特色。 美丽乡村不是千村一面,而是要各有特色。在燕赵大地上,不同地区有不同地理风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习惯和风俗。建设富有河北特色的美丽乡村,就要让不同区域的乡村能够各具特色、各美其美。赵克志强调,要因地制宜,合理开发,突出特色,提升品位,真正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以这一思路为指导,我省美丽乡村建设中,以“突出特色”为风格,坚持以净为底、以美为形、以文为魂、以人为本,在规划设计、文化内涵、民居建设、景观打造上充分突出特色。 以净为底,一批“脏乱差”的村庄焕发新颜。 在栾城区楼底镇樊家屯村,保洁员定时清理垃圾,保持街道整洁,村民们也动起手来,庭院杂物被清理得干干净净。截至目前,全省“两改一清一拆”工作总体完成率在80%以上,共清理垃圾杂物3000万立方米,清理残垣断壁和路障35万处,清理庭院400万户,拆除违章建筑450万平方米。 以美为形,一批名不见经传的村落成为靓丽风景。 在磁县尧王庄村,成片环村绿化带错落有致,一排排新民居散发着浓郁的乡村气息,成为美丽乡村风景线。我省对山区村,提倡多用石头建房、依山建房,打造错落有致的景观;在平原,多建白墙红顶房屋,多种树种花,打造绿树掩映的景观;在湖泊及水库周边,突出水乡特色,打造水乡景观。 以文为魂,一批历史文化村落散发出浓浓韵味。 在邱县新鲜庄村,有一处老房子曾是冀南银行第三印钞所的所在地。该村对房屋进行了修缮,成为红色文化旅游景点。美丽乡村建设中,很多地方将老祠堂、古槐、抗战地道遗址等完好地保存下来,并精心打造成了民俗馆、纪念馆,传承了历史文脉,丰富了村庄人文资源。 以人为本,着力优化农村公共服务。 如今,我省1.3万个重点村,村村建起了村史馆、文化书屋、休闲健身广场、街边小公园。美丽乡村建设,带给老百姓的不仅是生活的便利和舒适,还有一个温馨和谐的精神家园。 以“经营美丽”为理念,按“产业加美丽、美丽助产业”的思路推动产业发展 乐亭县大黑坨村,因李大钊同志故里而闻名。李大钊“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实干精神,已融入当地百姓血液中,成为这个冀东村庄发展的动力源泉。 目前,大黑坨村680户群众建有温室大棚1600个,一家建有几个温室、年收入几万元到十几万元的农户比比皆是。一些种植大户还当起了农产品经纪人,成立了各类农业合作组织,带动村民收入节节攀升。然而,他们并没有满足于此,依托李大钊故居每年带来的客流,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建设具有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特色民俗,让村民们腰包越来越鼓。 大黑坨村的实践体现了我省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坚持富民优先,由“建设美丽”向“经营美丽”转变的发展理念。按照“产业加美丽、美丽助产业”的思路,我省推动现代农业园区、规模种植养殖、家庭手工业、乡村旅游业发展,并取得明显成效。 昌黎县条子峪村改造民居、修道上山,大力发展葡萄采摘旅游,今年葡萄采摘时节,直接经济效益达800多万元;涞水县南峪村将闲置宅基地统一打造为明清古民居建筑风格,推进农宅旅游,目前全村60%的农户年收入达2万元以上。 我省还通过建设一批特色小镇,推动美丽乡村实现由内而外的蝶变式跃升。特色小镇融合了产业、文化、旅游、社区等功能,成为创新创业发展的新平台,既加快了农民就地城镇化的进程,也大大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 目前,馆陶已建成粮画小镇、黄瓜小镇等5个特色小镇。其中,粮画小镇寿东村引入粮画企业,带动周边10多个村、300余户从事粮画创作,被评为2015年度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今年春节黄金周期间,馆陶5个特色小镇就引来游客73万人次。 “互联网+”也给美丽乡村建设插上了翅膀。承德燕山峡谷片区30个村中的29个已经完成农村电商服务站建设,并开始投入运营。正定县塔元村建起慧聪电子商务产业园,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把我省一些优质农产品销往全国。 “经营美丽”,富了乡亲。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来,我省打造了一批旅游、特色种养、特色工贸和家庭手工业专业村,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256个。2015年,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万元,比2010年增长了63.6%。 如今,美丽乡村建设正在惠及更多的河北农民。根据规划,5年内,我省每年将就地改造4000个左右的保留村、启动建设200个左右中心村,到2020年具备条件的村庄全部建成“四美乡村”。 |
关键词:美丽乡村,河北,四美五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