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新闻频道 >> 专题库 >> 专题新闻

记者节:致敬!战地记者和他们的书

长城网 作者: 2016-11-08 10:17:22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11月8日,又一个记者节到来,这是一个充满激情与梦想的日子,然而需要过节的人仍在路上……

  还有一群“新闻战士”,他们的新闻战场在高山大洋,他们的新闻战场充满战火硝烟,他们就是战地记者。今天是他们的节日,现在就让我们通过他们的书来认识他们、认识战场、认识激情与梦想。

  《中国的西北角》

  范长江的大名在中国新闻界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位出色的战地记者曾追随着红军的足迹,记录了伟大的长征。

  在中国工农红军进行长征中,年仅26岁的范长江,为了深入了解红军北上抗日对于整个中国政治动向的影响,他以报社通讯员的身份,只身赴大西北进行实地考察和采访。他的西北之行,历时10个月,行程4000公里,足迹遍布川、陕、青、甘、宁等地区,沿途写下了大量的旅行通讯,其中最重要的是,他记载了红军长征的真实情况。这些通讯陆续发表于《大公报》后,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使广大人民能够了解到红军长征和北上抗日的境况。不久,当这些通讯汇编为《中国的西北角》一书后,出现了读者抢购热潮。

  周恩来称赞范长江的通讯说:“我们惊异你对我们行动的研究和分析。”胡愈之赞誉他的通讯集《中国的西北角》和后来斯诺的《西行漫记》一样,“是一部震撼全国的杰作。”

  《欧战旅英七年:一个中国记者的二次大战自述》

  萧乾,二战时期整个欧洲战场最有名、也是唯一的中国战地记者。他给中国人带来了另外一个战场上的讯息,他保有对那个战场的鲜明记忆,他的报道极大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抗法西斯的斗志。

  1944至1945年,他在西欧战场任随军记者,为香港《大公报》写报道。他冒着战火硝烟,随英军几渡英吉利海峡,随美军挺进莱茵河。盟军攻入柏林后,作为第一批进入柏林采访的记者,他深入到希特勒的元首府,亲眼看见了第三帝国的崩溃。在德军对伦敦展开大轰炸的时候,他险些丧命。这本书就是记载了萧乾从1939年到1946年这7年间,在英国执教、留学、当随军记者一系列的经历。

  《朝鲜战地目击记》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受组织委派,李庄同志担任中英法三国记者组成的朝鲜战地国际记者团领队,深入朝鲜战场第一线。多次出入汉城和朝鲜半岛南部采访,是中国新闻工作者抗美援朝战地采访第一人。

  临行前,《人民日报》社长范长江语重心长地告诉李庄:当记者,要尽量“前伸”,千方百计取得第一手材料。李庄到朝鲜后随人民军主力采访,部队进到哪里跟到哪里。在不太长的时间里,他采访了相当多地区的人、事,获得了大量第一手的、鲜为人知的事实材料,写出了《朝鲜战地目击记》小册子,为国内广大读者了解、掌握朝鲜战局提供了极为宝贵的信息,讴歌了中朝两国军民共同保家卫国、抗击侵略者的光辉事迹和崇高精神。

  《环行东北》

  刘白羽,1916年9月28日生于北京。1935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散文、诗。1937年到太行山,1940年回到延安,编辑《文艺突击》。1944年到重庆,编辑《新华日报》副刊。日本军国主义投降后,作为《新华日报》记者,深入东北,写了自“九一八”以来第一本报道东北的专著《环行东北》。1946年冬,由新华社总社派至东北担任军事记者,参加了解放东北的历次战斗。

  刘白羽采写的向全世界报道东北情况的报告文学集《环行东北》,成为当时报道东北的第一手材料,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满足了人们想了解东北的愿望。特别是《英雄的四平街保卫战》这篇通讯冲破迷烟瘴雾,报道了东北人民部队英勇斗争的真实情况,打破了国民党编织的谎言和骗局。他在东北解放战争中的第一篇通讯《人民与战争》通过铁的事实,发出了“东北人起来支援我们的正义战争了”第一个呼声,使观望者毅然做出支持共产党的决定,为赢得人民对解放战争的支持起了积极作用。

  《亲历抗美援朝战争》

  孟昭瑞,我军著名军事记者、摄影家。2012年被中国文联、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第九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孟昭瑞1948年从事纪实摄影工作,先后在人民解放军《华北画报》《解放军画报》任摄影记者、研究员、高级记者。参加过平津战役、北平入城式、开国大典、两弹一星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采访,拍摄了大量珍贵历史照片,许多作品在全国、全军获奖。

  孟昭瑞作为战地记者,深入抗美援朝战争第一线,在鸭绿江畔、上甘岭、板门店,他用影像记录“最寒冷的冬天”,为公众直观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留下了珍贵的历史图片。孟昭瑞用自己毕生的精力和精确的镜头,记录了历史上无数震撼人心的瞬间。书中图片的顺序和所配文字,均为孟昭瑞先生亲自整理,是其生前最后一部亲自整理的著作。

  这是一本兼具收藏和研究意义的历史画册,共收录了200余幅拍摄于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的历史照片,为那场伟大的战争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图像资料。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赢得了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确立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书中有志愿军官兵热烈誓师的身影、上甘岭激战的写照、志愿军优待战俘的记录以及朝鲜停战协议签署的画面,其中许多照片是首次发表。

  《为了和平,祖国,胜利!》

  徐熊,中国著名战地记者,曾担任新华社高级记者、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所务委员、研究员等。1944年8月参加工作。1945年春至同年8月在华中建设大学学习,1946年春在华中新闻专科学校学习,后调到《新华日报》(华中版)和新华社华中分社任记者。从1946年10月起,其记者生涯大多是在战地度过的。从解放战争一线到抗美援朝前沿阵地,从印度支那战场到对越自卫还击战前线,都有他的身影。《为了和平,祖国,胜利!》是徐熊在朝鲜战场上一本通讯集。

来源: 中国军网

关键词:记者节,新闻,工作者,媒体

责任编辑: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