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新闻频道 >> 社会万象

游园安全当重视 拿性命与熊猫“过招”输不起

长城网 作者:芦静 邱璨 2016-11-01 23:01:37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导语:近日,有网友爆料,27日下午在南昌动物园熊猫馆内,一名男子突然翻越围栏跳入馆中,与大熊猫扭打在了一起,并被大熊猫搂抱压倒,随后侥幸逃脱。目前,大熊猫身体无恙,涉事男子事后不知所踪。(10月29日江西新闻网)

  拿性命“调戏”大熊猫,不作不死

  视频显示,男性游客突然跳进熊猫馆,“调戏”大熊猫,被大熊猫分分钟压倒,并与大熊猫扭打在一起,好在是有惊无险,亦是无知者无畏。

  若非这只熊猫心情不错、只是想逗逗“不速之客”,估计就不是轻量级的搂抱按压了,指不定,又是一桩不作不死的动物园惨案。有一点是肯定的:萌翻了的熊猫并不是凯蒂猫。它虽然平时爱吃竹子,但仍然属于食肉目动物,何况,牙尖爪利、力大如牛。在日常操作饲养过程当中,工作人员和熊猫是完全隔离操作的。哪敢像这男游客般如此大胆,竟零距离去跟大熊猫“耍功夫”。

  有网友调侃道:幸好这只熊猫知道,男游客就是想被咬几下、讹点钱;这熊猫智商爆棚,愣是不下口,看来八达岭的老虎给它的教训很深刻啊……纵观网络上十数万的跟帖评论,几乎是清一色指责游客失责的声音。所谓公道在人心,在前一轮“八达岭野生动物老虎伤人事件”中,民意与舆情几乎也是秉持这样的观点:不作不死,万幸活该。

  与熊猫“耍功夫”谁之过?

  游客陋习的惯性使然

  对于都那些不遵守秩序的游客来说,加高加固防护链,增强防范措施,也未必如孙大圣为唐僧划的保护圈那般受用。事实上,只有遵守规则制度的慎独情怀,才能真正画地为牢。不知道那位熊掌脱险的男游客是否有过后怕?不知道劫后余生的经历能否震撼他的心灵?从某种程度上说,男游客拿性命调戏大熊猫,恐非是一时冲动,而是陋习的惯性使然。

  身为有行为能力的成年游客,罔顾动物园的安全防护硬件和警示标示,贸然跃入熊猫馆肆意挑逗熊猫,这行为本身就失德失信。从情理上说,悖逆了参观游览的规矩和秩序,足以跻身旅游局的任性游客黑名单;从法理上说,若其行为伤害到熊猫的健康,可能会触犯《野生动物保护法》等。公众对其谴责或声讨,大概也是以上道理使然。

  动物园监管力度不足

  据介绍,熊猫馆护栏的高度大概是1.3米左右,护栏到场地的深度是有3米,隔离沟的距离大概1.5米,男游客跳进场馆这个时间段,刚好是在饲养员准备熊猫第二天饮食的空档期。那么问题来了:如此重点保护动物、且又是危险猛兽,游客能“轻轻一跳”就进去,防护措施会否牛栏关猫?至于这个“空档期”,恐怕就是海恩法则中的“小隐患”——迟早会蓄势成大问题。

  游客轻易跳进熊猫馆,熊猫馆的围栏及防护措施可见一斑,若真的发生意外,动物园的责任不言而喻。动物园加强了防范措施,算是亡羊补牢之举。

  “调戏”大熊猫事件当反思

  大熊猫属于保护动物,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遵守观赏秩序,这是每一个成年人都应有的常识。退一步,即便动物园没有醒目的警示标语,成年人也应明白文明参观熊猫馆的底线。做一个文明的游客,抛却所有的陋习,遵守秩序,这应该是沉淀于我们内心的文明素养和公德自律。不拿规则和秩序当回事,有时候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熊掌脱险实属万幸,我们真的不需要再用血淋淋的悲剧来提醒。

  总之,翻围栏拿性命“调戏”大熊猫这一事件,无论是园方管理层还是游客自身都要反思,一定要恪守两个底线:动物园做好安全防护,是第一责任、亦是优先责任;而任性游客作为弱势个体,适度保护仍不悖公平要义。

  (据荆楚网、齐鲁网、中国江苏网等综合)

来源: 长城网

关键词:“调戏”大熊猫,陋习,监管力度,反思

责任编辑:韩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