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新闻频道 >> 国内

寻根长征|共和国史上阵容最豪华一役,军报首任总编曾参战

长城网 作者:毛志文 2016-09-29 16:12:03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顶天地,志凌云。山城堡,军威振。夜色朦胧群山隐,三军奋勇杀敌人。火光万道迎舞,霹雳一声动地鸣。兄弟并肩显身手,痛歼蒋贼王牌军。旭日东升照战场,会师献礼载功勋。

  ——《长征组歌》

山城堡战役纪念馆内。

  1936年11月,国民党军队胡宗南部兵分三路,向集结在山城堡一线的红军疯狂扑去。

  21日黄昏,敌军进入我预设的伏击圈后,红军突然发起总攻。战斗整整打了两天,敌一个旅又两个团被红军歼灭。

  同样是21日黄昏,红十二团团长邓克明同团总支书记率领连队进了一条山沟,听到路旁山梁上有人说话。好家伙!原来敌人在这里集结,黑压压地坐了一大片人!偷偷地摸上去,用轻机枪、手榴弹一齐猛击,打得敌人哭爹叫娘,当场就俘虏了好几百。

  这场战役就是长征途中的最后一战——山城堡战役,而同团长邓克明一起指挥作战的团总支书记就是后来《解放军报》的首任总编辑欧阳文。

  探访· 一种机缘

  山城堡位于环县以北陕甘宁三省结合部的丘陵沟壑区,南系关陇、北通河套。车在山道上颠簸,目之所及是大片的墨绿色。记者随“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采访团一行,共同走向那片曾经改变了历史进程的土地。

  野草随风俯仰,树木枝叶纷披,滚动的波涛起伏着伸向远方。

“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采访团在山城堡战役纪念碑前合影。

  山城堡战役纪念碑静静矗立,碑身由代表一、二、四,三个方面军的三把步枪组成,顶端的三个圆圈将其连在一起,寓意三个方面军联合作战。纪念碑高28米,象征着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至1949年共28年的光辉路程。周遭阵阵的山风,似乎也在向我们诉说着那些弹雨横飞的日子。

  与纪念碑相望的是山城堡战役纪念馆,这一仿明清的两层建筑,以文字、图片、实物、雕塑、仿真声光电等形式,通过序厅、红色火种播撒环县、著名的山城堡战役等五大板块,讲述了战役前后环县那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

  眼前的一块块展板、一幅幅历史图片,为我拼凑出了当年的场景——夜里,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红军一度与敌人展开肉搏战。战士一手拿着马刀,一手往前摸,只要摸到帽子上的帽徽是个“圆坨坨”,就用刀砍,一刀下去,不管是死是活,又赶紧伸手去摸另一个……

  山城堡战役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取得的第一次重大军事胜利,在逆境中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这段光荣的历史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

山城堡战役纪念馆内。

  流连在件件实物与桩桩史实之间,记者注意到了这样的细节,参加山城堡战役的,不仅有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还有朱德、彭德怀、刘伯承、贺龙、聂荣臻等5位元帅。此外,还有4位大将、29位上将,几乎一半以上的中将、少将参战。可以说,除了山城堡之战外,没有哪次战役能有如此多的将星云集在一起,可谓阵容豪华。

  当然,这其中就有军报的先辈——欧阳文将军。当我驻足凝视,其实是打开了一个时代的画卷,也开启了某种机缘。就这样,一场战役与红军长征,与一份报纸,也与我,在这一时刻,穿越时空连接在一起。

  我似乎嗅到了长征的血与火,感觉到了前辈们的气息。这应该就是一脉相承吧!

  战斗· 一种血性

  “秋风飒飒战马鸣,红军被迫远征行。突破四道封锁线,飞越五岭占黎平。强渡乌江跨天险,攻占遵义救黔民……”欧阳文总编1930年在湖南平江参加红军,是彭老总带过的兵。作为开国元勋行列中的一员,人民大革命的英雄榜中有他的名字!

资料图:解放军报第一任总编辑欧阳文。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1955年8月,欧阳文任《解放军报》总编辑,负责报纸的创办工作。这位坚毅果敢、指挥千军万马的老将军,成了军报艰苦创业者们的主心骨。他在军报创业活动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以使人想见当年战场上那个老政委的身影。

  军报从诞生之日起,就被注入了战斗基因。

  与一张散发着硝烟味和兵味的新闻纸共存亡,军报记者也永远保持着准备打仗的姿势:

  1962年,中印边界问题进入军事冲突状态时,军报即派记者杨子才、薛毅赴中印边界边防部队随军采访;

  1965年5月17日,军报记者西虹、张炳新抵达越南河内,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发表多篇访越战地通讯;

  1969年3月16日,军报派记者陈子琚、黄桂生、张根生和摄影记者李书良赴珍宝岛地区,用40个版对珍宝岛事件进行了大量报道;

  ……

  初入军报时,作为后辈,与一个个穿着军装的新闻人并肩战斗,感受着他们身上的那种冷静、坚毅与谨慎,觉得这就是统帅大军、驰骋沙场的气质,冥冥中觉得这种气质好像源于战场……而当我站在长征最后一战的旧址,仰望故人,我找到了答案,一直以来的感受也变得顺理成章。

采访团在山城堡战役纪念馆内参观。

  如今的我们,坐在开阔明亮的办公区、轻击键盘便可编发稿件,再不见军报初创时期把木头案板搭在旧卫生间里代替办公桌用的“尴尬”。但军报人、军网人,正秉持着先辈的血脉,投身于新的没有硝烟的战场。国际局势波诡云谲,网上空间波澜不止,新兴媒体的发展之势异常迅猛,这都为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

  好在,战斗的血性我们并没有忘,新时期的军报人、军网人仍是创报之初的那个众志成城,勇于面对一切挑战的战斗集体!

  寻根· 一种情怀

  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重思考。随着探访的深入,80年前这片土地上血与火的画面,一点点重新走进记者的视野。

  作为一名军网人、一名军报的后人,这不正是一次寻根之旅吗!

山城堡纪念园内的红军舞台。

  一路行走、一路探寻,满怀虔诚之心,追寻前辈的战斗足迹,作为军事新闻人的情怀与理想,也在这一刻被暗暗点燃。

  回望来时的路,我们发现,在每一个重大的历史关头,军报人从未缺席,而是以无比的忠诚和勇气书写着责任与使命。人民军队报纸发展的历史,就是党“拿着笔杆子,配合枪杆子”的具体实践,也是军队辉煌战斗历程的真实记录。

  曾经,战地硝烟,笔为投枪。如今,一份报纸已经发展为融媒体平台,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闪光足迹。站在历史的当口,重走长征路,与先人对话、由古及今,这种感觉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和脚下的路。

  当年,红军于会宁会师后,由于长途转战,补充不足,而蒋介石又调重兵围攻。不给敌人以沉重打击,红军将无法在陕甘立足,这一仗不得不打,而且必须胜!

  于是,共和国未来的将星们亲自上阵,在山城堡谱写了一部气势磅礴的英雄华章,为我们树立了不朽的丰碑。

山城堡战役纪念馆内。

  斗转星移,80年前的枪炮声已消失在历史的大幕之后。今天,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重新踏上漫漫长征路,我想,更重要的是,从自己的“心灵深处”出发,把我们见到的和想到的告诉更多的人,让老一辈的血性与时代的担当通向更多的心灵。

  寻根长征,我知道,我们的长征也在路上。

关键词:长征路上奔小康,山城堡战役,欧阳文

责任编辑:韩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