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如何成为中国电影“提质利器”
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纵观世界电影史的发展,其实每一次的蜕变与飞跃,都伴随着科技的创新与进步。9月22日,在本届电影节“中国电影科技论坛”上,来自国内各高校、科研院所、制片单位、特效公司的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齐聚一堂,围绕“电影特效与新视觉表达”主题展开研讨。新技术如何影响电影格局,中国电影人如何结合自身实践,使高科技成为提升中国电影质量的有效利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新技术为中国电影增动力 电影曾经被形象地称为“机械文艺女神”,它与科技之间的紧密联系不言而喻。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成员、秘书长饶曙光表示,当前中国电影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现代科技在电影文化产业中的支撑作用愈发重要。本次论坛聚焦的特效新技术,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世界电影的创作格局,也为中国电影市场多层次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2009年,3D电影《阿凡达》的上映曾震动了全球电影界,逼真的3D效果、卓越的动作捕捉技术以及精美绝伦的画面和震撼的音响效果,让观众突然意识到电影是需要到影院去看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质量检测所所长张伟介绍,近年来,数字电影完成了产业化技术革命,并深入到整个电影生产系统,从剧本的策划、创作到前期的制景摄影,再到后期的合成剪辑无处不在,带给观众更丰富多彩、更具冲击力的视觉享受。特效技术已深刻改变了整个电影工业,基于此的新技术和新创意已成为新世纪以来电影技术发展的热点。 近年来,《变形金刚》《美国队长》《环太平洋》等好莱坞大片已经把现代科技手段运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而国产电影也不甘示弱,随着《捉妖记》《大圣归来》《寻龙诀》等国产视觉大片的票房持续走高,科技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2015年,我国电影票房达到了惊人的440.69亿元,其中国产片份额达到61.9%,这其中,《捉妖记》等多部视效国产大片的整体爆发功不可没。据统计,2015年国产电影年度票房前10位的电影中,有8部都是主打高科技特效的影片。中国影视后期产业联盟副理事长谢宁认为,这些高科技视觉效果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国产电影的成功,使得国产电影在好莱坞大片的夹击下成功突围。 “上世纪90年代初,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大决战》系列,再现了三大战役令人震撼的宏大场面,现在看来仍然令人叹为观止。但是那时候光是配合拍摄的部队士兵就超过万人,人力成本相当巨大。现在我们用现代科技手段就解决了,效果也令人信服。”曾担任《狼图腾》《百团大战》等电影视效监制的盛勇表示,高科技手段的运用优势非常明显,不仅节约了人力成本,也让演员更加安全,让导演对各种元素、节奏的控制都更加精准。 VR电影市场尚待开启 目前,VR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作为与VR技术距离较近的行业,今后电影的拍摄制作方式、观影模式、发行放映模式也将随之发生重大改变,这将给我国电影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专家介绍,与影院提供的平视3D体验相比,VR电影除了能提供360度的全景观影视角,还在设备中加入了方向传感器等一系列技术,让画面随之变化,从而实现虚拟现实的效果。因此,在这种“除了你,四周都是电影”的虚拟世界里,观众抬头能看到浩瀚的星空,低头能看到波涛汹涌的海洋,甚至能捡起石头追赶恐龙…… 随着科技的进步,VR技术在电影中的应用令“沉浸式”的观影体验掀起热潮。今年年初,国内外已发布VR版预告片或已宣布要推出的VR版电影高达40多部,就连著名导演张艺谋也表示,VR技术将会改变下一个十年的电影产业,他也愿意尝试拍摄一部VR视频作品。 然而与汹涌的VR热潮不相符的是,目前真正的VR电影市场尚未正式开启。“目前的VR作品,多以小短片的形式出现,VR更多是一个噱头。”华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系主任甘霖表示,受基础设备、消费市场的制约,很多人对VR电影持观望态度。但可以预见的是,在经历了2016年的VR技术市场大爆发之后,随着更多企业和资本的涌入,VR技术在电影中应用的成熟度也会越来越高。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编辑于秀娟认为,每一项新技术的出现都是一次行业重新洗牌的机会,VR技术是中国电影转型升级的一个绝好机会。“尤其是VR电影还没有形成世界级的垄断巨头,大家几乎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国内互联网公司、影视公司、投资公司等各界机构热情高涨。谁抢占了先机谁就占据了主动。” 人才培养难题亟待解决 近年来,随着电影中后期特效技术使用比例的不断提高,国内不少影片纷纷寻求好莱坞顶尖技术团队的支持。与此相对应的一个尴尬现状是:我国每年从特效专业和相关培训机构毕业的学生虽达10万人以上,但囿于相对落后的教育机制和影视技术水平,毕业生的技术能力根本无法满足行业需要。专家表示,专业人才培养的滞后,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影视特效产业乃至整个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瓶颈。 “与各大院校动画专业严重饱和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3年前,我国开设影视特效专业的学校屈指可数,近两年虽然有所增加,但仍然面临着专业设置与产业脱节、师资短缺、体制僵化等问题。”谢宁表示,从产业发展大势来看,中国影视特效教育及培训已经进入拐点,即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教育院校应加强或增设相关专业,完善学科设置,引入有行业制作经验的师资力量。随着资本对电影产业的渗透,应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整合与优化,产业、院校、资本更加紧密合作,多方共同打造良好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平台。 著名电影特效指导丁宇建议,以学院教育为中心,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探索国际间的联合培养模式。“高层次人才培养有赖于政府、专业院校、行业的共同努力,需时间积累和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此外,在强调科技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科技背后的人文精神和艺术素质的培养。” |
关键词:金鸡百花电影节,唐山,中国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