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凤兰:家里的好儿媳 邻里的好闺女
胡凤兰悉心照顾老人从不怕脏嫌累,给老人的被褥、衣物总是洗得很勤,即使病重的老人看着也是十分利索。她的家里也是打扫得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在胡凤兰的言传身教下,她的女儿和儿子也十分孝顺,每次打电话回来,都先询问爷爷的情况。胡凤兰用她的善良和朴实打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胡凤兰的大姑姐告诉我们,“凤兰孝顺啊,孩子们也跟着懂事,我爸真是享福了!” “养儿防老,我们做儿女的就应该照顾老人,我看到没人管的老人就可怜,我愿意把他们带到家里来一起照顾!” 她叫胡凤兰,今年54岁,安次区落垡镇东张务村人,从她的身上我们能体味到她30年如一日照顾患病公婆的那份辛酸。 伺候公婆,她是家里的“好儿媳” 胡凤兰是土生土长的东张务村人,1983年,她经人介绍,嫁给了同村小伙子于庆雄。刚进门时,婆婆就患有严重的气管炎,做不了饭、洗不了衣服,家里的大小家务就只能由胡凤兰一人揽下,每顿饭做好,都要伺候病重的婆婆先吃。新婚的她每天早晨4点就要起床收拾家务,伺候婆婆吃完饭后再下地干活,到了晚上还要洗全家老小的衣服。胡凤兰每天就这样精心照料婆婆,但由于病重,几年之后,婆婆还是去世了。 婆婆重病离世后,细心的胡凤兰开始关心公公的身体,用她的话说就是每天都要看着公公的“脸色行事”。“我每天都要看看他高不高兴,心情怎么样,如果看他脸色阴着,我就赶紧问‘您怎么了呀,怎么不高兴了?’”她变着样儿的给公公做吃饭,哄公公开心。老人穿买的衣服不舒服,她就到集上给公公买纯棉布做衣服。老人一年四季穿的衣服、盖的被子都是胡凤兰亲手缝制的。 去年冬天,公公的身体每况愈下,开始出现肾衰竭,有时甚至会大小便失禁,胡凤兰和丈夫商量着给老人屋里装了暖气,让老人睡得舒服、安心。她做了4条棉裤,4床被褥,每次公公棉裤、被子湿了,她就换下来拆洗,这一年下来,都记不清拆过几次了。在她的精心照顾下,公公的衣服、被褥总是干干净净的,老人从头到脚都非常利落。 胡凤兰担心公公的身体,就和丈夫商量搬到老人屋里住,如果老人在夜里有什么动静也好及时照顾。可是公公坚决不肯他们这样做,他看到儿媳妇整天忙里忙外的,不想再让他们晚上也睡不好觉。可胡凤兰还是放心不下公公,每天早晨她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到公公屋里去看看,确定老人好好的,她才放心。 照顾邻里,她是大家的“好闺女” 胡凤兰家姐妹4个,还有兄弟3人,她在姐妹中排行老二,自己的父母也都年过八旬。照顾公公之外,胡凤兰每天还要到自己父母的家里,看看那边的老人有什么活需要干,为父母洗衣、做被,两头的老人都被胡凤兰照顾得妥妥当当。 胡凤兰悉心照顾老人从不怕脏嫌累,给老人的被褥、衣物总是洗得很勤,即使病重的老人看着也是十分利索。她的家里也是打扫得窗明几净、一尘不染。 村里有别的老人,她也会抽时间照顾。“我就是可怜那些老人,看到老人就想帮他们做点什么,哪怕自己苦点。”村里有个振央大娘无人扶养,她有空就去看看她,帮她打扫、收拾,她还要求大娘去她家住,老人感动地拉着她的手说:“闺女,你真好呐!”但是看到胡凤兰照顾自己家的老人已经很累了,大娘最后也没有住到她家去。 影响儿女,她是孝敬老人的“好榜样” 1984年,胡凤兰生下了大女儿,由于婆婆患病在身,不能为她看管孩子,她就带着刚会走路的孩子下地干活。有一次,她把孩子放在地头,就去干活,干了一阵儿,突然想起孩子,跑到地头一看,孩子躺在地上睡着了,她赶忙把孩子抱起来,回了家。 1991年,胡凤兰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看到同村的伙伴们都相约去打工挣钱,心里很是羡慕,但是为了照顾重病的婆婆和年幼的孩子,她和丈夫都没能外出打工挣钱。提到这点,她笑着对我们说:“我不后悔,我嫁进这家我就‘认头’”。 胡凤兰夫妇以种地为生,除了自家的地,她又包下了大姑姐家2亩地,一共种了17亩,其中还有6亩半的果园。一年下来,有2万块钱的纯收入,由于家境不宽裕,两个懂事的女儿读完初中就到廊坊找工作,要挣钱供弟弟上大学。去年,胡凤兰的小儿子不负众望考上了保定电力学院,这对于一家人来说是天大的喜事。 在胡凤兰的言传身教下,她的女儿和儿子也十分孝顺,每次打电话回来,都先询问爷爷的情况。胡凤兰用她的善良和朴实打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胡凤兰的大姑姐告诉我们,“凤兰孝顺啊,孩子们也跟着懂事,我爸真是享福了!” 胡凤兰孝敬老人的事情,在村里已被传为美谈,成为东张务村敬老爱亲的又一个佳话。 |
关键词:省委文明办,河北好人,胡凤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