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新闻频道 >> 24小时即时新闻

特稿:一座城市与一支球队的故事

来源: 新华社 作者: 2016-08-30 00:35:26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华社香港8月29日电 特稿:一座城市与一支球队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 颜昊 丁梓懿

对雷礼义来说,1979年12月14日是他至今难忘的日子:中国女排在香港九龙麦花臣体育馆3:0战胜劲旅南朝鲜队,一举夺得第二届亚洲女排锦标赛冠军。这是中国女排第一次获得洲际大赛的冠军。

今年69岁的雷礼义是香港第一位排球国际级裁判,他是那场开创中国女排历史的比赛主裁判。打开珍藏了37年的那届亚锦赛秩序册,雷礼义指着里面的照片说,那是他第一次认识“铁榔头”——郎平,她当时还不到19岁,“姑娘一朵花”。

30多年后的今天,雷礼义在新界马鞍山体育馆再次见到郎平。昔日的中国女排“一姐”已是主教练,正带领着访港的里约奥运会新科冠军队员,指导香港排球青年队队员“比赛”。雷礼义则客串现场电视评论员,以他标志性的大嗓门解说“比赛”。

郎平告诉新华社记者,香港是中国女排的福地,中国女排与香港排球总会、与香港球迷都特别熟悉,“每次都特别喜欢来这儿。我们在这儿比赛的主场气氛特别好!球迷非常热情,组织得也特别好。所以一年来两次、三次都特别开心。”

因为对排球比赛通俗易懂的解读,被尊称为“雷Sir”的雷礼义在香港电视界不仅拥有显赫的地位,更是在这座城市播撒排球种子的园丁。上世纪80年代末他结束裁判生涯后,一代代香港人听着“雷Sir”激情澎湃而又风趣幽默的解说认识了排球,认识了中国女排。

从第二届女排亚锦赛到后来的世界女排大奖赛,雷礼义多次站上中国女排夺冠比赛的主裁判席位。让雷礼义更为自豪的是,他还是中国女排五连冠辉煌其中一刻的见证者——他担任了1985年第三届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对古巴女排的主裁判,正是那场比赛的胜利为中国姑娘们提前锁定了冠军。

雷礼义不仅对不同时代的中国女排主力选手耳熟能详,还能同时保持专业国际级裁判的中立。但他告诉记者,自从解说中国队比赛后,自己反而不能淡定了,常常要带上降压药来工作。

“去年世界杯决赛对塞尔维亚就是先输后赢,这次奥运会决赛又是先输后赢”,雷礼义说,“但我还是对TVB(香港无线电视)的人说,我对中国女排还是有信心,这就是女排精神。郎平不放弃,队员也不放弃,善于打逆风球,善于逆转。这也是为什么香港人有女排情结。”

香港排球总会会长吴守基小时候也在麦花臣体育馆见证过中国女排的辉煌。“去年的女排大奖赛外界都看好美国,但最后中国女排在不利的情况下反败为胜”,他说,“中国女排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教练,但拼搏精神没有改。”

“我想女排精神和香港的狮子山精神是一样的,努力拼搏、自力更生、不畏逆境。女排精神不仅属于中国女排,其实是所有人都应该学习的逆境自强精神!”吴守基说。

看着香港排球青年队与国家队的“比赛”,雷礼义看到了老一代香港人对女排精神的认同如何在年轻人中延续。“现在我的工作就是让更多香港的年轻人喜欢排球,让香港人对中国女排的情结更深更牢。”

让雷老欣慰的是,随内地奥运精英代表团此次访港的女排队员,所到之处掀起“全城热恋”。

在九龙奥海城商场,见惯了大场面的朱婷、惠若琪、魏秋月等队员被一张张留言便签所感动。“香港欢迎你”“我爱中国女排”“郎平最劲!”……这些都是参与同女排队员做游戏的孩子们所写,稚嫩的笔迹透着朴素的情感。

一位参与互动孩子的父亲刘先生告诉记者,为了能争取到与女排队员做游戏的机会,女儿与自己在家里练习了一个星期。虽然并不指望她长大后对排球有多大兴趣,但希望她能从小感受女排队员阳光、不服输的气质。

在排球水平并不是很高的香港,中国女排能享受到偶像级的礼遇,香港老一辈体育人对女排倾注的努力功不可没。

早在1977年,重新组建的中国女排来到香港,首次参加国际比赛。已故的港九排球联会(香港排球总会前身)创始人石振达得知中国队原来练习采用的排球并不合乎国际比赛规格,马上联络爱国实业家霍英东,合资购买了一批符合国际标准的排球,赠送给女排国家队。

据雷礼义回忆,1979年女排在这里夺得首个亚锦赛冠军的时候,能容纳2500多个座位的麦花臣体育馆场场爆满。也正是那一次比赛,香港观众和球迷记住了郎平;而后来在1989年、1999年又两次在香港夺得亚锦赛冠军,香港球迷的心与中国女排紧紧地扣在一起。

正是石振达、霍英东等有识之士,看到亚锦赛点燃了香港球迷的热情,于1983年鼎力支持创办了女排超霸杯。

那一年,位于红磡的香港体育馆落成不久便迎来了世界女排史上空前热度的女排超霸杯赛事。刚刚两夺世界冠军的中国女排,与日本队及美国队上演“三角大战”。三支当时的顶级球队每晚打一场比赛,雷礼义每场都是主裁判。

雷老告诉记者,首届超霸杯万人空巷的场景他今天还记得很清楚。三场都打满五局,场场爆满,中国队两场都是逆转,轰动全城。比赛如此激烈,以至于雷礼义吹得口水都干了,脚都软了。

“为什么要办这个女排超霸杯呢?就是我们香港的球迷要在洛杉矶奥运会之前给中国女排打气,所以我们的(香港排球总会)永远名誉会长霍英东先生特别安排举办了这个比赛。”雷礼义说。

首届超霸杯后的第二年,香港首次大规模转播奥运会赛事,中国女排首次夺得奥运会金牌更把港人对女排的感情推至高潮。据当时的电视收视调查,大概有225万香港人收看了中美女排决赛。

香港文化评论人李照兴回忆:1984年的夏天一班同学在屋邨同学家里,围在一起看女排决赛。当中国女排胜出,整个屋邨都响起欢呼声。

1993年,国际排联收回超霸杯的主办权并设立世界女排大奖赛,香港当年就争取到大奖赛总决赛主办权。香港市民对中国女排的深厚情谊,也使在香港举办的大奖赛拥有超高的上座率。

吴守基向记者透露,刚出炉的一个调查报告显示,世界女排大奖赛香港的六场赛事总上座数为5.7万人,而第二名日本的上座数只有3万人。“中国女排是在香港举办的女排大奖赛的票房保证!”

中国女排也在以各种形式回馈香港球迷。退役后的赵蕊蕊、孙悦等女排国手都来往香港与内地之间。赵蕊蕊等前国手更是在近年多次帮助香港排球总会宣传推广大奖赛。“这些退役的球星可以继续帮我们推广排球运动。”吴守基对记者说。

据了解,香港排球总会下月将派代表赶赴瑞士洛桑,向国际排联争取2017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再次落户香港。“明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如果能把大奖赛决赛争取来,相信会有特别的意义。”雷礼义说。

郎平认为,女排与香港之间的交流对在香港普及排球运动十分有益。“香港的排球基础很好,虽然没有像内地的职业排球体系,但有很多人参与排球运动就很不错。”

尽管对香港的喜爱溢于言表,郎平也表达了一丝遗憾——每次来比赛的时间都十分有限,以前也只是陪着女儿去过迪士尼乐园和海洋公园。而这次访港更是“一个小时的自由时间都没有”,期待下次来港能够给队员们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

关键词:球队,女排国家队,主场气氛,1983年,比赛,主教练,女排决赛,主裁判,世界女排大奖赛,女排队员

责任编辑:杨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