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基层党组织:长征路上奔小康的坚强堡垒
廖德方在为采访团介绍五龙村的党建工作 新华网福州8月25日电(李琛 刘默涵) 见到廖德方的时候,他正在和村里的入党积极分子谈心。 廖德方今年53岁,是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五龙村的村支部书记。 廖德方谈心的对象是个年轻人,小伙子叫廖炎河。2010年大学毕业,2013年回乡创业,办起了黄酒厂,“村党支部带着党员领着村民一心一意致富奔小康,这对我触动很大。我渴望成为一名党员,愿意把我掌握的酿酒新技术教给村民。” 五龙村毗邻“古田会议”会址,下辖5个自然村,人口1270多,现有党员56名。过去几年,在村党支部和党员的带动下,五龙村在“小康”道路上越走越顺。数据最有说服力:该村人均年收入从2009年的6000多元,已经攀升至2015年的11000多元。 党员带头 农家乐打头游客进村了 昨日,记者随“‘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主题采访活动团来到上杭县古田镇五龙村。村子毗邻古朴庄严的古田会议会址前游人如织,火红的红色旅游让五龙村里同样人来人往,村民们忙并开心着。 2009年以前的五龙村民却没有这么开心。当时,“古田会议”会址已是全国知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一年可以吸引上百万人次到此参观、瞻仰。村民说,当时因为道路不通畅,加之村里没有吸引游客的亮点,很少有人走到村口。 改变从2009年3月村党支部换届开始。廖德方当选支部书记,到现在他已连任三届。 上任伊始,廖德方琢磨得最多的事情是:面对如此大的旅游蛋糕,五龙村如何嫁接,让村民走上小康路。几经思考,他把眼光放到了乡村游上。有了方向,廖德方带领村干部到市、县、镇里寻求支持。五龙村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争取筹措了1000多万资金。 “不怕大家笑话,当时村里人去镇上,大家一眼就认出这是从五龙村来的。为啥呢,当时出村只有一条破烂的土路,村民出去都得穿上雨靴,上面沾满黄泥。”廖德方笑道。 有了钱,廖德方和村支部班子成员商量决定,先从改造基础设施着手,从村子修了一条1公里多长的水泥路通往会址景区,改造了公共厕所、装上了路灯。 基础有了,从哪里下手呢?从外地考察带回的经验看,乡村游首先就是要用乡土特色吸引游客。于是廖德方组织党员开会,动员党员要带头。8名党员一商量,在家里办起了农家乐。 游客在农家乐里吃的是乡村特产、住的是农家大院,还可以在菜地摘菜现炒,不少游客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里田园生活。 在8名党员的带动下,不少村民也办起了农家乐。为了提高服务质量,规范经营、避免恶性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农家乐旅游协会,通过“支部+协会”的模式,加强对农家乐经营管理等。 农家乐打头,五龙村的乡村游越来越旺,村民的积极性高涨,目前村里已经有二十几家农家乐、乡村旅社,可同时接待上千人就餐,有床位近200张。2013年至2015年,五龙村年接待游客76万人次,旅游经济总收入达到9300余万元,解决200余人的劳动就业问题,农家乐示范户每月纯收入3000多元。据统计,今年前七个月,村里接待的游客数已经突破70万人次。 挖掘文化 客家黄酒成致富新项目 光有农家乐还不够,乡村游产品还是太单一、受益的村民也不多。廖德方和村党支部又在思考一个新问题:如何把村子里的旅游做成一个综合的产业、把它做大做强。 根据规划,村子里很快建起了客家风情文化街、五龙村民俗文化广场,组建了圣地艺术团,村里的30多个小伙子、姑娘被发动起来,成立了农民舞龙队、村姑歌舞队,进一步拓宽了游客体验内容,也为村民增加了收入。 五龙村有远近闻名的沉窖黄酒,因为运输过程中容易变质,村民们大多自酿自饮。这可是个好东西,能不能做成产业呢?刚好2013年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廖炎河对黄酒很感兴趣,他通过技术改造,克服了运输过程中易变质的难题。 在村党支部的大力支持下,廖炎河办起了黄酒厂。他除了雇请村民当工人,还把技术教给其他村民,支持他们办厂。目前,廖炎河的黄酒年产值可达20多万元,村里有好几户村民也办起了酒厂。 村支部经过论证,决定以廖炎河的酒厂为依托,规划了一个200多亩的黄酒文化园,目前正在招商引资。该项目建成后集黄酒酿造、黄酒文化展示、游客酿酒体验等为一体。“这个产业除了拉动就业外还会带动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廖德方说。 除此之外,五龙村属于多山地带,村党支部因地制宜,打造生态观光农业,目前已建设了千亩生态观光农业长廊。对于离旅游区较偏远的自然村,村党支部帮助村民引进技术发展大棚蔬菜生产。“根据不同自然村的条件,发展不同的特色经济。我们的目标是:奔小康路上,不能让一个村民落下。”廖德方说。 支委担责 发挥党支部的堡垒作用 发展经济,党建先行。廖德方2009年当上村党支部书记以后,一直在支部的堡垒作用、党员的带头作用上下功夫。 “基层党组织是战斗堡垒,今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长征路上,我们基层党组织更应该发挥这一作用。革命战争年代,‘我是党员我先上!’是激励无数人浴血拼搏的冲锋号;今天,‘我是党员跟我走’应该是党员带领群众奔小康的集结号。”廖德方对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有着深刻的理解。 党员带头不仅仅只是停留在文件上、口头上,具体工作中,五龙村党支部推行支委岗位责任制。把村里的工作分为致富带富示范、乡村文明宣传、村务公开监督、社会治安维护等岗位,每个岗位由一名支委领头,带着几名党员共同承担。责任到人、分工合作,支委、党员的责任心、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村里的党建工作得到了各级党委的肯定,五龙村党支部先后被省、市、县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还被中组部表彰。2015年五龙村被授予“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荣誉称号。 今年以来,村党支部还把“两学一做”结合到实际工作中,要求党员在经营活动中要自觉守法。前不久,一名党员在经营中因为虚开增值税发票,被严肃处理,并按相关程序开除了党籍。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在看着我们,我们这么做、他们跟着做,我们不能辜负村民的期望。”廖德方说,有两个利好消息,一是古田会议会址已通过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评审,二是五龙村至龙岩市区的快速通道即将打通。借此利好,村里正在筹建游客接待中心,“相信用不了多久,村里整个旅游产业会更上一层楼。”廖德方对五龙村的未来充满信心。 红土地上 村支部堡垒作用显现 在此次“‘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 ”主题采访活动中,记者从长汀一路走来,像上杭五龙村一样,农村党支部的堡垒作用、党员的带头作用,在闽西这片红土地上随处可见。长汀县上蕉村、同仁村、邓坊村等都是经济、党建两手抓,处处呈现出“党建促发展”、“党员带民富”的火热场面。 福建省长汀县是革命老区,也是省级扶贫重点县。长汀县提供的一份材料显示,该县现有5个贫困乡、78个贫困村、贫困人口6222户20871人。该县长期注重基层党,以党建促发展。2015年整顿转化37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同年基层换届时,792名致富能手充实进村级班子;县委还分期轮训村党组织书记,提高他们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能力。 在加强基层党建的同时,长汀县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型建设。在农村推广“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鼓励和引导村党组织、村干部、党员创办、联办各类协会或合作社,发展特色农业,帮助农民就业增收。该县还推行党员党员联系服务群众“一带十”制度,每个党小组联系10名党员、每名党员联系10户贫困户。 在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中,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党员的带头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据统计,长汀县2012年到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8185元增长到11658元,贫困人口减少1.7万人。 长汀同仁村60多岁的村民老廖对记者说:“我刚刚写了入党申请书,看到党支部、党员实心实意带着我们致富,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跟着党走才能奔小康。” 五龙村党支部支委一人一责 |
关键词:党员,奔小康,五龙村,网络媒体,走转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