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企准入门槛大幅提高 互联网造车还能说造就造?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工信部近日发布《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重新划定新能源汽车范围,根据意见稿,工信部将新能源汽车范围调整为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这被业界看做是国家提高新能源汽车准入门槛的一个标志。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样的变化有利于监督管理。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目前这个方案已经编制完成,将会加强在标准法规、产品开发、市场运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统筹协调。将来新能源汽车与节能汽车与税的结合,将会有利于市场的调控,也有利于监督管理。 对于申请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企业,《征求意见稿》要求需要具备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所必需的设计开发能力、生产能力、产品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售后服务及产品安全保障能力,并符合《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条件及审查要求》。按照《要求》,审查条件将有17项具体条款,其中有8项为否决条款,只要超过2项未达标,则该企业就不被准入。 在业内看来,对于中小车企而言,审查条款的增多意味着需在研发能力提升方面加大投入,而非过去的简单的生产能力。此前,有消息称,不少所谓的新能源汽车企业,都不具备控制系统的研发能力,甚至一些知名的企业也不符合条件。 对于工信部即将发布的新规,各家车企人心惶惶。奇瑞汽车新能源汽车负责人今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奇瑞还在研究具体的应对策略。 奇瑞:这个不方便说,我觉得我们还在研究,还在研究当中,好吧。 汽车专家贾新光认为,这次工信部提高门槛主要是为了整顿现在混乱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贾新光:投资过热,车型比较混乱,市场秩序比较混乱,所以还需要整顿新能源车的发展秩序,其中措施之一,就是提高准入门槛。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透露,工信部的目标是将来新上的纯新能源车企不超过10家。这也意味着除去已拿到资质的北汽新能源和长江汽车外,留给打算进入新能源造车领域的企业只有8家。董扬认为,提高准入门槛是未来的一个必然趋势。 董扬:现在就是两个原因,一个就是现在大家干的人多了,在一个就是安全,危险性也增加了,出现事故也增加了。其实我不认为会有什么比较大的影响,本来就应该这样。我一直认为电动汽车比汽车难度还大,除了汽车之外,还得把电机电池都搞清楚,而且安全性的要求也更高,一次性要求也更高,所以我一直主张严格控制准入。 值得关注的是,《征求意见稿》特别对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做出了新的规定。其中明确指出申请人是已取得《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汽车生产企业,或者是已经按照国家有关投资管理规定完成投资项目手续的新建汽车生产企业。跨产品类别生产新能源汽车的现有汽车生产企业,也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投资管理规定完成投资项目手续。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外资进入新能源整车领域也与常规车一样面临50%股比的要求,要考虑到新能源车未来规模化量产的可能性,目前互联网造车企业中,不少采用国外开发、国外建厂生产的模式,一旦进入中国市场想取得资质,也需符合国家投资的管理规定。(记者唐明 实习记者涂苏瑞) |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造车,车企,工信,准入管理,征求意见稿,准入门槛,互联网,汽车生产企业,准入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