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账户撤销的后续措施不能少
近日,贵州省纪委监察厅发布公告,决定自8月2日起,撤销“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廉政账户,要求党员当面拒收礼金,否则按照最新修订实施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违纪处理。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全国至少曾有17个省份设立过廉政账户,目前至少已经有6个省份撤销。(8月7日 《新京报》) 廉政账户是一个供党员、干部上交其收受的无法退回或不便当面拒绝的现金、有价证劵的专用账户。旨在促进党员领导干部自身的廉洁自律,“挽救濒临犯罪边缘的党员干部”。“初衷”本是好的,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廉政账户的作用却适得其反,甚至是变了味儿。 在廉政账户制度实施的过程中,一些腐败分子利用其中的漏洞,偷梁换柱、暗度陈仓,完全扭曲了这一制度的出发点。有人把“敢收、能收”的贿金留下,“不敢收的”上缴,企图蒙混过关;有人感觉“风声紧”,抢在调查前集中主动缴纳贿金,幻想一塞了事;有人“拿大头缴小头”,把缴款当做“护身符”,还装出一副廉洁的面孔扰乱视听…… 不得不说,廉政账户制度的实施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各地也是在建了撤、撤了建中,寻求一种更能够约束党员干部、更能够体现反腐决心的最佳方法。笔者认为,此次贵州省撤销廉政账户,正是看透了这一制度的弊端。让党员干部抛却“面子”,放下“感情”,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来约束自己,当面拒绝他人的礼金,将反腐败进行到底。 当然,我们在对撤销廉政账户制度拍手较好的同时,也应该注意撤销之后的后续措施。反腐败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不是一朝一夕能处理好的,一口吃不成胖子,也不符合实际,不科学、不现实。可以说,廉政账户能撤,但反腐败却一刻也不能停。所以,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建立完善的反腐败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自觉接受群众和媒体监督,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这些后续的反腐败措施一个也不能少。 |
关键词:廉政账户,反腐败,党员干部,初衷,护身符,面子,感情,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从严治党,新京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