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品运营模式陷困境 牺牲利润砸钱营销失灵
近来汤臣倍健倍感乏力,试图通过推出新品来挽救当前的困局,而国内膳食营养补充剂市场早已是蓝海,竞争颇为激烈。其业绩增长的背后,是销售费用(包括广告费或推广费用等)的持续投入。2011年-2016年上半年,其销售费用连年增长,并累计达到20.9亿元。中期净利首下滑:药店渠道增长乏力广告费增5成 面对汤臣倍健这样的业绩表现,有投资者在股吧里表示担忧,并提出“汤臣倍健高成长进程难道要告一段落”疑问。私募人士表示,汤臣倍健之前的高成长是靠快速增加终端网点实现的,如果公司在扩张阶段,业绩很容易做上去,但这条道路并不具可持续性。高管频频减持董事长3年“抽血”6亿 在2015年6月A股暴跌前,汤臣倍健多位高管曾进行过减持。同时,汤臣倍健上市后高额分红,过去三年,董事长梁允超分得1.89亿元、2.09亿元和2.13亿元,仅三年就从上市公司抽血6.11亿。持续降速董事长自嘲上市五年无像样动作 自2013年起,汤臣倍健主营业务增速放缓;2014年,营业收入等多指标增速减缓,全国7个大区的业绩增长速度总体放缓;今年上半年首次在半年报中出现净利下降。“上市五年多了,我们在资本市场没有一个‘像样的动作’。”董事长梁允超曾在评价公司在资本市场表现时说。解禁前后跌破定增价2亿现金进董事长腰包 汤臣倍健的定增起于牛市之初,2014年7月11日通过股东决议,历时三个半月通过证监会审核,最终于2015年2月27日上市。而2014年至今,汤臣倍健的股价并不能令投资者满意,如今还徘徊在定增价附近股价,定增机构也只能持股等待。银杏叶屡上黑榜汤臣倍健业“中枪” 日前,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刚公布了一批不符合标准的50批次药品。其中不乏上市企业的银杏叶产品出现在黑榜中。自2015年5月以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开展了银杏叶药品专项治理行动。此后,银杏叶风波持续发酵,多家上市公司都未能幸免,汤臣倍健等行业巨头也都曾卷入其中。 |
关键词:汤臣,健业,单品,运营模式,抽血,银杏叶,中枪,股价,投资者,减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