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新闻频道 >> 国内

80年前奥运就现场直播 越洋电报贵记者不敢"注水"

长城网 作者: 2016-08-11 22:32:49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看了这个题目,你或许会有些惊讶,或许会觉得我有点故弄玄虚,奥运会现场直播这么潮的事,怎么可能出现在80年前?其实,我一点没有跟你打诳语,1936年8月,柏林举行第十一届奥运会时,国内多家广播电台直接与比赛现场的电台接通,直接实时转播开幕式,对重大比赛的转播也“快如闪电”,前所未有。而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收音机就已飞入了广州“寻常百姓家”,所以不但球迷们天天抱着收音机,与奥运赛场“零距离”接触;连各报新闻记者也常守在收音机边,挖出猛料,再以生花妙笔,写成大稿,以吸引读者,胜过同行。要知道,那时新闻大战之激烈,与现在并无太大差别呢。

采写/广州日报记者王月华

初识奥运

“奥林匹克”

译成“吾能比耶”

“奥林匹克”四个字,在今天家喻户晓,不过,在上世纪初,人们却很少使用“奥运会”这个说法,而多以“世界运动会”呼之。比如,1936年8月1日,柏林奥运会开幕,《大公报》就推出了《第11届世运会特辑》,而唯一与中国队一起漂洋过海的随团记者冯有真,将自己采写的报道命名为《世运代表团随征记》,可见“世运”这个称呼,已经约定俗成。

不过,“世运”这个四平八稳的词儿,并不是国人对奥运会最初的称呼。要知道,“奥林匹克”最早是以“吾能比耶”这个激动人心的称谓传入中国的,细论个中缘由,也是一个蛮有趣的故事。我们上一次说了,1936年8月,中国第一次派出大规模的体育代表团,参加柏林奥运会,国内各媒体也第一次进行了大规模报道。不过,早在1928年7月底开幕的阿姆斯特丹奥运会上,中国就派出了一个“两人代表团”,前去观摩奥运,其中一人是当时的中国驻丹麦公使;另一人是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名誉干事宋如海,当时正在美国春田学院留学,他受当时中国奥委会主席王正廷的委托,从纽约搭船前往阿姆斯特丹,观摩奥运,并收集资料,为中国选手以后远征奥运做准备。

宋如海在看台上目睹各国健儿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奋力拼搏,激动得不能自已。于是,他一连多日奋笔疾书,先后写下了14篇通讯,详说奥运会的方方面面,并从阿姆斯特丹通过海邮寄回国内,发表在《申报》上,而“奥林匹克”四个字,就被他翻译成了“吾能比耶”,真是十分形象精彩,且蕴含了“吾人均能参加此项比赛”的意思。《申报》刊登的时候,就直接冠以“吾能比耶”的标题,这是国内最早的关于奥运会的报道。

由于《申报》在广州的发行网络挺发达,于是,成千上万的市民就通过《申报》了解了“吾能比耶”的精彩。有趣的是,阿姆斯特丹奥运会于1928年7月28日开幕,8月12日闭幕;但《申报》直到8月21日才刊登了“吾能比耶”的第一篇报道,至10月31日才登完最后一篇,而宋如海本人早在半个月前回国了,当时海上邮件传递之慢,由此可见一斑。

激烈竞争

报纸争做特刊 引爆新闻大战

一转眼,8年过去了,“吾能比耶”的观念在国内逐渐深入人心,媒体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待到1936年8月第十一届奥运会举行时,远征柏林的数十名中国运动员就成了各报关注的焦点,新闻大战一触即发。我们在以前的“档案解密”专栏里说过,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被称为“报馆街”的光复路一带就有百来家报馆,彼此竞争十分激烈,但凡国际国内有个风吹草动,都有报纸出来大书特书一番,遇见中国首次组团参加奥运这样的大事,想来它们更不会放过。不过,或许是年代久远,或许是搜索方法不对头,我一时半会没有找到合适的史料。幸运的是,我在当时最有名的两份报纸——《申报》与《大公报》上找到了大量报道,这两份报纸的发行网络遍及全国,在广州的拥趸也颇不少,从它们浓墨重彩的报道中,你或许可以闻到当年各报新闻大战的硝烟味儿。

奥运尚未开幕

新闻大战开打

说起来,《申报》与《大公报》80年前进行奥运报道的套路还真挺“潮”的,像编特刊、做号外、刮猛料、约独家专访这些今天业内常用的手法,当时它们已经用得相当娴熟了。奥运会开幕前半个月,《申报》就已开始逐日报道奥运火炬传递情况,在奥运会期间更设立了“奥运专版”,重点报道中国选手的表现,而《大公报》也推出了《第11届世运会特辑》和图片特辑,除了反映中国选手在赛场上的英姿,还报道了不少花絮,像《德明星市长招待我女选手》、《我国国术表演大受观众欢迎》、《世运火炬出发时希腊少女向太阳取火》等,读来令人饶有兴趣,至于当时夺得百米赛跑的冠军史蒂芬、夺得撑竿跳冠军的梅杜斯等知名“女神”,两家报纸也不忘上几张“玉照”,一饱读者眼福。

越洋电报太贵

记者不敢“注水”

那时,说到对中国代表团的期待,谁也不会奢望“首金”,大家只是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盼着中国选手冲进决赛,所以,在田径选手几乎全军覆没之际,撑竿跳选手符保卢冲进决赛,简直像为大家注射了一剂强心针,于是,8月6日的《申报》与《大公报》都在头版头条刊登了这条新闻,硕大的标题下面,还有现场实时传真回来的图片,这在当时可以说是弥足珍贵。

不过,如果你更细心的话,就会发现,柏林奥运会期间,尽管《申报》和《大公报》都刊登了约500篇文章,但长篇报道并不是特别多,多的是两三百字的短稿,有时一个奥运专版,可以装下近三十条稿件,这当然是因为发稿太贵的缘故。要知道,那时发稿可是要用越洋电报的,越洋电报到底有多贵,我因为找不到具体的价目表,所以不敢乱说;但根据当时国内新闻电报每个字三分钱(0.03银圆)的收费标准,发一篇稿子回来肯定不便宜,故而特派记者必须惜字如金,若要敢写“注水稿”,回来肯定会被老板骂个半死。

不变情怀

大赛凌晨转播 球迷通宵守候

电报太贵,记者不敢放开手脚,幸而那时广播开始普及。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举行之际,BBC、NBC与CBS等广播公司进行了零星报道;而1936年柏林奥运会举行之际,组委会专门设立了一个广播中心,与44个国家的有线或无线电广播电台连通,其中就有中国。在国内,除了官办的广播电台外,还有一些民营广播电台都对开幕式进行了现场直播,人们只要守在收音机旁边,就能“零距离”接触开幕式现场了。

看到这儿,读者你或许会问了,那当时广州是不是家家都有收音机呢?因为一时查不到确切的资料,这个我也不敢说。不过,20世纪30年代初,一台收音机的价格不过十来元,相当于一个中等收入者半个月的工资,所以买台收音机,真不是什么难事,而根据1930年一期《市政公报》的记载,当时“市民多装置收音机收音,以资娱乐,同时市内发售此项收音机的商店,亦如雨后春笋”,想来当年守着收音机,听赛况的市民大有人在。

举个例子,1936年8月8日凌晨1时(柏林时间7日18时),中国篮球队与日本篮球队比赛,凌晨3时,“中央通讯社”特派柏林的记者就向国内球迷转播了这项赛事,估计当年城内也有不少球迷守着收音机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时至今日,80年过去了,如今体育赛事的传播手段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但球迷们通宵守候,为中国队加油的心情可是一点都没变呀。

来源: 广州日报

关键词:申报,奥运会,大公报,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无线电广播电台,奥运火炬,奥林匹克,世运,零距离,球迷

责任编辑:刘延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