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灾之后防大疫:洪灾后传染病预防小贴士
导语:洪水退去,还需要时间,受灾的老百姓或许还要在集中安置点暂住相当一段时日。灾情与疫情往往是相伴而生的。暴雨和高温的轮番攻击,也给受灾地区的卫生防疫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那么,灾区群众的医疗卫生和防疫工作能否得到保证?灾后防疫工作,又该注意哪些问题? 河北省疾控中心积极开展应对灾害的各项工作 河北省疾控中心领导通报情况。
为切实加强救灾防病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和事件造成的危害。河北省疾控中心要求严格落实24小时疫情值班,应急队员在非正常工作时间内实行居家备勤制,接到指令后,必须保证在半小时之内赶到单位待命,并检查个人装备。物资方面,结合过去经验,准备所需药品物品及仪器,确保处置紧急疫情的需要。同时加强与气象、水利、交通局等多联系,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机制,方便开展工作。除此之外,河北省疾控中心要求各地组织开展救灾防病应急知识培训和实战性演练,确保灾害发生后,能迅速组织应急队伍赶赴灾区现场科学、有序、高效地开展工作。对于受灾地区,要加强受灾区域的监测工作和环境卫生与消毒杀灭工作,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预防性应急接种或预防性给药等措施,有效保障灾区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在开展救助同时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自救、互救及卫生防病科普知识宣传。 洪涝灾害后可能会发生哪些疾病? 资料图 皮肤病:洪水引发的皮肤病轻者会有手癣、足癣,重者可能会被真菌感染,手足糜烂,溃疡、湿疹、脓胞疮也很常见。不管是洪水地区的群众还是救灾人员,在涉水之前,要有自我保护意识,比如减少在水中浸泡的时间,可以提前涂抹一些隔离水的油质。尽量减少手足在水中浸泡的时间,如果必须要下水,下水之前,可以在手足上抹一些防水的油,如果在洪水中出来以后,要及时地用清水去清洗。尽量用温水把手足部位清洗干净,然后保持干燥,适当地涂一点痱子粉。涉水前抹油,出水后清洗。 肠道传染病:洪灾过后,水滞留在田地里,会滋生蚊蝇,它会传播乙脑病毒,造成乙型脑炎。第二个就是有些动物家禽死亡,被水浸泡之后,动物本身携带一些病原体,释放出来感染人类。洪涝灾害容易造成水源污染,再加上灾后苍蝇密度增加,易导致消化道传染病流行。肠道感染往往是灾后发生率最高的疾病,我国灾后常有肠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最常见的是肠道传染病,比如细菌性痢疾、霍乱、伤寒等等,都有可能会出现。 饮食不洁、生冷食物刺激等最容易导致肠道疾病的发生,预防灾后肠胃疾病,饭前便后认真洗手、不吃隔夜食物、挑选新鲜食材、注意休息是最简单实用的方法。 老年病:这些老年人比较多地会有高血压、糖尿病,包括可能本身就会有一些基础的冠心病、脑血管疾病。洪灾本身影响比较多的,更重要的是需要老年人情绪的稳定,因为在这种灾难下,可能会比较焦虑、烦躁、担忧。老年本身是个易感人群,比如手脏一点吃东西,可能马上就会肠道感染,一旦感染可能就会腹泻、脱水,那对老年人可能就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灾区的卫生防疫工作重在预防,这就需要当地疾控部门严格做好消杀工作,及时处理动物家禽尸体,还要密切有没有集体发热、集体腹泻等情况。 灾后健康“十要十不要” ➤注意饮用水卫生。不喝生水,只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 ➤食物要煮熟煮透,不要吃生冷食物。生冷食物容易繁殖细菌,食后易致病。 ➤要吃新鲜的食物,不要吃腐败变质的食物和采食野生的蘑菇。雨后菇,常有毒,不要采食。 ➤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要随地吐痰和大小便。临时居住点要建临时厕所,并采取消毒措施。 ➤要做好环境消毒和灭蝇、灭蚊、灭鼠工作,不要让蚊蝇孳生。灾后环境改变,容易导致蚊蝇孳生。 ➤垃圾、废墟要及时填埋、清理,不要食用淹死的禽、畜肉。 ➤要做好环境消毒工作,不要让脏臭骚扰。尽可能让灾后的生活、工作有个干净卫生的环境。 ➤要防中暑、受凉、蚊虫叮咬,不要贪凉露宿。 ➤生病要及时就医,不要忌医和迷信。 ➤发现传染病要及时报告,不要知情不报。洪灾过后易发生肠道传染病,如出现腹泻、发热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治疗,并向当地医疗卫生单位报告,以便及时调查处理。 防疫是持久战,确保大灾过后无大疫,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天的努力。 (据中国之声、健康时报、长城网稿件综合) |
关键词:洪灾,肠道,感染,疾控,疫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