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6——2030年)新闻发布会
长城网7月21日讯(记者 姚杰 刘飞 张铮 张瑞雨 赵志铎 冯永超)21日上午,河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6—2030年)的工作进行了新闻发布。河北省农业厅、省农工办副厅长徐付军出席发布会并发布相关工作情况。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可持续发展。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省农业厅、省农工办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财政厅、国土资源厅、环境保护厅、水利厅、林业厅等部门,在深入基层调研、组织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共同编制了《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6—2030年)》。今天在众多期待中正式发布,这个规划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文件,为河北现代农业发展插上可持续的翅膀。 “农为邦本”。农业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确保我省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可持续;另一方面,要确保我省农业资源永续利用。当前,我省水土资源约束日益趋紧,农业面源污染加重,农业生态系统退化明显,水土资源管理、生态补偿等体制机制还不健全,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强化资源保护,加强生态建设,突破资源环境硬约束,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既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跨越式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我省由农业大省转型升级到农业强省的必然之路。只有农业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才能证明农业发展方式获得了成功,也才能说明我省农业转型升级走上了一条成功的道路。 《规划》对未来一个时期农业可持续发展做了整体的宏观设计,既有时间表,又有路线图;既有阶段性目标,又有区域性布局。总的来说,就是坚持产能为本、保育优先、创新驱动、依法治理、惠及民生的指导方针,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机遇,推动创新强农、协调惠农、绿色兴农、开放助农、共享富农,以建设生态节水型农业强省为目标,按照“一条主线、三个重点、解决三大问题、强化五项支撑”的“1335”发展思路,构建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粮食和“菜篮子”产品稳定供应、农业生态保育功能完善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建成京津冀生态环境大屏障,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 围绕“一条主线”,就是要以“生态、节水、循环、增收”为主线,围绕“以水定种、定养”和“生态安全”,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强化农田节水措施,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狠抓“三个重点”,就是要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稳定提升农业产能;保护耕地资源,促进农田永续利用;发展生态节水型农业,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着力解决“三大问题”,就是要解决地下水超采、化肥农药过度施用、农业废弃物污染的问题。 强化“五项支撑”,就是要强化物质装备、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政策法制、体制机制等支撑保障作用。 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全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明显。全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结构更加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农业资源保护水平与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森林、草原、湖泊、湿地等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和增强,生物多样性衰减速度逐步减缓。到2030年,在全省范围内形成农产品生产保障有力、资源利用高效、产地环境良好、生态系统稳定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综合考虑全省各地农业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生态类型和发展基础等因素,此次规划将全省划分为重点发展区、优化发展区和保护发展区,按照因地制宜、梯次发展、分区施策的原则,确定不同区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和重点。 重点发展区。包括环京津都市圈、山前平原区、黑龙港区,是全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主产区,该区域要坚持产能为本、兼顾生态、种养结合,在确保口粮绝对安全和优质农产品保障供应能力稳步提升的前提下,保护好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生产稳定发展、资源永续利用、生态环境友好。 优化发展区。包括两山(燕山、太行山)地区、冀北坝上和接坝地区、环渤海地区,是京津冀重要水源地,是河北林业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区,更是京津冀地区生态屏障。该区域要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立足资源环境禀赋,以发展生态保育型农林牧渔业为主攻方向,适度挖掘潜力、集约节约、有序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保护发展区。包括全省境内的内陆湖泊湿地水库,滦河、潮河和白河水源地,坝上防风固沙重点区域。该地区是河北省重要水源、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在生态建设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但仍存在生态破坏严重,水资源开发过度等问题,应在重点保护的前提下,兼顾发展绿色农业。 下一步,省农业厅、省农工办将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加强项目资金引导,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完善考核督导制度,强力推进《规划》落地实施。 问题1:农业可持续发展依据哪些原则? 《规划》明确了5条基本原则。 一是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坚守耕地红线、水资源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以农业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因地制宜,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草则草、宜牧则牧、宜渔则渔,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提高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匹配度,稳步发展有比较优势、区域性特色农业,确保口粮绝对安全和京津冀“菜篮子”产品有效供给。 二是发展优先,生态并重。综合考虑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等因素,优先发展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突出重点品种、重点区域,夯实农业物质装备基础,强化粮食产能提升、农牧渔结合、粮经饲统筹。同时,要兼顾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推进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适度有序开展农业资源休养生息,加强农业生态保护与建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 三是创新驱动,协调发展。坚持以新理念、新思维引领农业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释放改革新红利,推进科学种养,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为基本要求,促进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实现种养平衡发展。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四是市场导向,政府推动。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在健全市场化资源配置机制基础上,建立健全农业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推动作用,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激励、组织协调、投入支持和执法监管,营造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积极引导鼓励各类社会资源参与农业资源保护、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着力调动农民、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积极性。 五是依法推进,多措并举。以法治观念统领贯穿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工作,结合省情农情,进一步完善农业资源环境与生态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法制能力建设,健全执法队伍,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依法促进创新、保护资源、治理环境。同时,制定专门政策措施,按照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思路,先行先试,突破瓶颈,探索全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和模式,整体推进全省农业可持续发展。 问题2: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目标和措施。 到2020年,全省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达到40%以上;农药利用率达到40%以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覆盖全省85%以上农村。到2030年,全省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达到45%以上;农药利用率达到50%以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覆盖全省90%以上农村。 主要措施:一是推进化肥减施增效,根据不同区域土壤条件,推进精准施肥,全省化肥用量实现零增长。二是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分小麦主产区、在玉米主产区、蔬菜主产区,推行高效施药机械防治技术,实现全省农药零增长。三是开展产地环境监测,对产地土壤、灌溉水和农产品进行监测,实现全省产地环境质量的动态监控。四是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有条件农村的生活污水基本得到有效治理,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率达到90%以上。 问题3:水资源保护发展目标及主要措施? 到2020年,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在130亿立方米内,比2015年压减5.2亿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75,有效灌溉面积6806万亩。到2030年,农业灌溉用水总量保持在100亿立方米,比2015年压减35.2亿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68,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6906万亩左右。 主要措施,一是确立水资源利用控制红线,严格执行地下水开发利用,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快实施重点水库上游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二是推广生态节水型种养模式,加大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地表水替代地下水灌溉工程和集雨蓄水灌溉工程实施力度,加快微咸水开发利用工程建设。三是加强地下水超采区治理,严格地下水超采区、禁采区和限采区管理,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现生产用水与生态养护良性结合。 问题4: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哪些重大任务,如何推进? 规划明确提出七大重点任务,一是发展生态节水型农业,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二是严格保护耕地资源,保持农田持续生产能力。三是推进化肥农药减施,保障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四是推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改善生态环境。五是加强农业生态保护与修复,提升生态功能。六是加快科技推广应用,推动创新发展。七是探索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开展试点示范。 总体上说,完成《规划》中提出的七大重点任务,将以最急需、最关键、最薄弱的环节和领域为重点,统筹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和财政资金,调整盘活财政支农存量资金,安排增量资金,积极引导带动地方和社会投入,同时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全面夯实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问题5:如何促进耕地资源保护? 到2020年,全省建设高标准农田4678万亩,提高耕地基础地力和产出能力,耕地基础地力提升0.5个等级。到2030年,耕地基础地力提升1个等级以上。 主要措施:一是建设高标准农田,以粮食主产县、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聚集地、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地等为重点,打造4000万亩粮食生产核心区,建立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二是开展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和养分平衡,防止耕地退化,提高耕地基础地力和产出能力,粮食产出率稳步提高。三是实施年度休耕,发展休耕与轮作生产制度,积极推进粮草轮作,大力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等饲草作物,改善饲草结构,促进草食畜牧业发展。四是推进重金属阻控修复,控制土壤重金属污染源,构建完善的耕地环境监测预警系统。 问题6:如何保障《规划》落地?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多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形成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作配合的工作机制。二是加强政策扶持,根据功能区定位,配套出台差别化的区域产业发展支持政策。推动投资方向由生产领域向生产与生态并重转变,投资重点向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倾斜。三是健全监督机制,创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将耕地红线、资源利用与节约、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范围。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和目标责任制,提高农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四是强化法制保障,积极推进法规、规章体系建设,提升立法质量,全面落实执法责任制,加大执法责任追究力度,确保执法人员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
关键词:河北省农业厅,省政府,新闻发布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