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良好医疗秩序 祭出“组合拳”严打“医闹”
导语: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决定自7月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1年的专项行动,严打“医闹”。《方案》中特别明确,公安机关要选派优秀民警和辅警进驻医疗机构,加强对医疗机构安全工作指导,对正在实施伤害医务人员行为的,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坚决制止。 暴力伤医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 扰乱医院秩序 近几年,医疗纠纷案件逐年上升。据中国医院协会发调查显示,2008年~2012年,发生“医闹”暴力伤医事件的医院从47.7%上升至63.7%;针对医务工作者的暴力,袭击每院平均数量从21起上升至27起,增幅几乎达到30%;2015年5月28日至7月15日,全国经媒体公开曝光的暴力伤医事件就高达16起。 频发的医暴事件,扰乱了医院秩序、更成了医务人员的恶梦。在辱骂、威胁、殴打,甚至凶杀的威胁之下,医务人员或放弃从医,或推诿拒医,或多做无关检查……患者一旦施暴,即使有理也变无理。轻则激化矛盾,于事无补;重则误入歧途,锒铛入狱。 严重违法 医闹已经成为一大社会问题,是不争的事实,极端医闹不时发生,血腥程度令人恐怖和发指。对于勤勤恳恳为病人服务的医生而言,未免感到阵阵心寒,尽管还有医生子女受父母职业影响,愿意继续学医,但坊间也流传着“医生不愿意子女学医”的说法,中国医师协会曾发布调查数据显示,有八成医生不愿子女学医,其中原因虽不完全是因为医闹,但不可否认,“医闹”是一个重要因素。 医闹不只是错误地伤害医生,也是严重违法行为,必须依法打击,这是建设法治社会的题中之义。国家卫计委等九部门联合组成强大的队伍,花如此大的气力严打医闹,印象中还是第一次。这也说明医闹问题已经严重到了相当的程度,引起业界担忧,不得不祭出“组合拳”集中整治。 医闹频发缘于第三方缺席 其实,处理医疗纠纷并非没有好的路径,早在多年前就有专家提出第三方调解机制,即由政府组织成立调委会,其独立于卫生行政部门之外,由司法部门负责调委会的日常管理和人员招聘,经费由财政保障。这样不仅摆脱了当事医院及其行政主管部门自说自话的嫌疑,且相对独立公正的第三方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患方利益,进而将更多矛盾从院内冲突转移到院外调解上。在这方面,浙江宁波等地已有成功实践,他们运用人民调解机制,实行医疗事故责任保险,有效化解医患矛盾。 如果在众多伤医案件发生前当事医生能得到第三方及时介入调解,或者更多患者能够求助到第三方调解,悲剧很有可能就不会发生。医生的生命安全需要特别保护,但这种特别的保护,不该是在他们的血肉之躯已受到伤害之后才出现,这种特别保护机制,也不该是在警察不得不依法使用武器、警械的被动时刻才启动。有关方面出以组合拳严打“医闹”正当其时,请别让建立和完善第三方调解机制缺席。 “打”好组合拳,解决医闹问题 发现一起打一起 对医闹零容忍,发现一起严打一起,保持法律的震慑力,必不可少,但只是以防万一和急备所需。要指导医院加强安全工作,提高医院防范和遏制医闹的能力。更关键的是要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及时调解医患纠纷,把小问题解决好,排除医闹隐患,防止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而矛盾激化、扩大问题,不可小视。二是规范医疗服务,提升服务水平,提升公信力,防止出现低级错误和常识性错误,损害公信力。三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增加信任和亲和力。四要加大对医院的投入,提升医保水平,解决“看病贵”问题,同时保证医生的“阳光收入”,防止医疗关系市场化加深加重,这是医患矛盾最核心、最焦点的问题。 要“堵”更要“疏” 刑(九)修正案的出台,让“医闹”入刑成为现实,然而,单纯“有法可依”似乎还不够,更重要的是“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党和政府须以“严”贯穿始终,“有案必查,查实必究”,以从严、从快、从速保形成震慑;同时,抓紧集中专项治理,完善医院安保措施,强力保障医务人员的安全。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打击医暴要“堵”更要“疏”,既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构建第三方调解平台、控制并降低医疗费用自付比例,又要建立系统的责任风险转移机制,切实规范医护人员的行为,从根本上化解医患矛盾的根子。 (据中国新闻网、北京青年报、荆楚网等综合) |
关键词:医闹,涉医违法犯罪,医疗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