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实践·甘肃篇】宕昌县贫困村的双联报告: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立“愚公志”,打“组合拳”,啃“硬骨头” 实现小康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贫困地区。扶贫攻坚入之愈深,其近愈难,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而“硬骨头”之所以硬,就在于贫困地区发展存在瓶颈,缺乏发展动力。要增强贫困地区的脱贫能力,培育特色富民产业、增强“造血”功能是当前的首要任务,产业突围是必由之路,基础设施是重要保障,而资本必须先行。 因此,从一开始,宕昌县就按照省市要求,把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作为核心任务,全面推行联村“四个一”和联户“三个一”产业培育计划,深入实施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劳动力有致富技能的“三个一”工程。贫困群众的致富门路进一步增多,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 产业突围的思路,在麻界村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如果说基础设施改善,给麻界村这部汽车加满了油,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则是给麻界村换上了一部发动机。千亩中药材示范园区建立起来了。村里还新引进了步长药业,在麻界村建起了黄芪、当归、党参试验田,和农民们签订了药材订单,减低农民的种植风险。步长药业中药资源管理中心主任马存德说,如果试验田研究成功,将在这里建设三大药材的标准化种植基地,不仅能帮助农民增收,还能推广农业新科技,实现标准化种植。 作为新的增收项目,村里建起了8座日光温室。村民杨马生承包了一个棚,种上了红提葡萄,甘肃农业大学的常永义教授亲自指导授课,他觉得自己今年收入肯定少不了。 而在松扎村,满山遍野种植着引进的新树种——大果榛子和马尾松,不仅能涵养生态,还将成为村民们的“绿色银行”。新城子乡大河坝村已经和官鹅沟风景区连通,走上了大景区一体打造、生态旅游富民的道路。在阿坞乡叶扎村,建起了土鸡放养产业基地,回乡创业的大学生有了用武之地。 如今,从单纯种植小麦,到重点发展以中药材种植、特色种植、生态养殖、劳务输转为重点的特色产业,特色优势产业的发芽,一个新的产业布局在宕昌的贫困村正在形成。 充分释放资本的潜能,激活沉睡的产业。贫困村之所以贫、之所以困,就是因为缺乏启动资金,让很多想法都停留在纸上。针对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的缺少发展资金、农民贷款难、贷款时间短等突出问题,全省各地各单位通过发展担保公司、开展小额担保贷款、商业银行贷款、加快组建农民资金互助社等办法和途径,创造性地加以解决。 在宕昌,从企业下岗回乡的高耀星,见过世面有头脑,就是没钱。他去年贷上了精准扶贫贷款5万元,解决了第一桶金的问题。和高耀星一样,木耳乡奤治村的赵连忠今年贷款办起了养鸡场。以前他一直在新疆打工,这两年年龄越来越大,打工越来越难,回乡创业又没资金。这不,今年贷了5万元,梦想中的养鸡场终于有着落了。 小额贷款、双联贷款、精准扶贫贷款,资金一到位,富民产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农民们以前不敢想的致富计划,现在提上议事日程;许多多年想办而没办成的事,现在成了现实。 充分释放机制的活力,展示创新的魅力。在产业突围过程中,不能不提到宕昌县的机制创新——“支部+”机制。“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宕昌县把建强农村党支部作为实施“党建富民”工程的基础来抓,把产业建在支部上,把能人聚在支部里,充分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领头羊”作用,让党员带领贫困户一起奔小康。 在阿坞乡叶扎村,回乡创业的大学生李小文和毛丽芳办起养鸡合作社。虽然合作社刚起步,资金也不宽裕,但是李小文和毛丽芳觉得自己作为大学生,有技术、有文化、有想法、有致富渠道,更应该带领乡亲们一起奔小康。按照“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由他们和村党支部联合办起了土鸡放养小康互助小组。今年给每户贫困户免费发放了20只鸡苗。等到小鸡长成,再到村民家按照协议价回收,帮助贫困户出售。“一起干,一起富。”李小文这么说。 木耳乡的电子商务起步较早、发展较快,“支部+电商+合作社+贫困户”也走在前头,帮助贫困户农产品进城、代购城里工业品下乡。因为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拉寺村的赵俊海、张鹏伟等外出务工人员陆续返乡创业。全村共开设网店20余家,其中皇冠级网店2家,钻石级网店5家,心级网店10家。由优秀网店店主联系36户贫困户,为他们在网上代售药材。同时,网店还帮助贫困户免费代购生产生活资料,大大节约了资金,形成了一套电子商务代销、代购扶贫机制。2015年全村网店销售额达到360万元,涌现出一批电商脱贫典型。 联村联户联产业,富民产业遍地开花。各个联系单位还将宕昌县的地域特色和区位优势,与省直单位的行业特色优势紧密地结合起来,走出一条优势互补、特色明显的“双联”路子。中科院兰州分院针对西迭村中药材种植优势独特,但种苗繁育成本高、难度大的实际,积极协调省上科研部门,在村上扶持建成一处中药材无土栽培种苗繁育示范田。中科院兰州分院、西北师范大学等单位发挥智力优势,把培育新农民作为联村联户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组织村社干部和农户代表赴外学习考察,帮助农民群众创新思维理念,增强致富本领,使联系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双联的思路一步步拓宽,双联行动一步步深入,每一步都为贫困村积蓄着力量。5年来,双联行动就是一颗种子,落在一个个贫困村,最终在人们的心里生根发芽,改变了村庄的面貌,更改变了村里的人。 基层得加强、民生大改善、发展上水平、干部受教育、机关转作风,双联行动已经成为宕昌县实现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最重要的抓手,实实在在地改变了宕昌贫困村的面貌,为贫困村突破了发展的瓶颈,使群众致富门路有了突破性拓展,不仅找到了一条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路径,而且为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找到了突破口。 |
关键词:治国理政新实践,甘肃,贫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