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新闻频道 >> 社会万象

追忆唐山抗震 申城再掀热潮

来源: 河北日报 作者:王 博 2016-06-24 09:04:46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参与唐山大地震救援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的师生曾回唐山“探亲”。

  再过一个月,一本名为《上海救援唐山大地震》的口述史将在上海出版发行。

  作为上海市委党史办一个课题的研究成果,该书在编纂的近8个月时间里,几度成为当地媒体关注的焦点,在申城掀起一股“回望唐山大地震救援”的热潮。

  一个关于唐山抗震的研究课题缘何在千里之外的上海变成社会关注点?

  40年前的那场灾难中的救援故事为何在今日依然具有涤荡人心的力量?

  多次“寻找”变成社会热点,申城掀起“回望潮”

  6月15日下午,在复旦大学东辅楼一间办公室,上海文化出版社副总编辑罗英将《上海救援唐山大地震》一书的装帧设计方案交给了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金大陆审阅。装帧设计方案几易其稿,这也是课题组成员在该书出版前最后一个重要决定。

  就在同一天,上海中医药大学校史办负责人刘红菊也匆匆赶来,她正在为出版《上海救援唐山大地震——上海中医药大学版》做收尾工作。

  作为上海救援唐山大地震课题组负责人的金大陆满心期待,他所主持的课题一个多月后又将结出丰硕成果——除了30多万字的《上海救援唐山大地震》即将出版外,还有复旦版、上海交大医学院版、上海中医药大学版等也将完稿。

  他当初酝酿这一选题时,并未料到会有这么多收获。

  2015年10月的一天,上海市委党史办召集专家举行选题会,要在“上海支援全国、全国支援上海”的主题下,确定一些研究方向。专家们各抒己见,金大陆研究员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明年是唐山大地震40周年,能否搞一个上海支援唐山抗震的课题?”

  此前通过查阅资料,他发现,上海缺少相关的调查研究。

  在金大陆研究员看来,在那个“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激情岁月,上海救援队是唐山大地震救援的一支重要力量,那段经历也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

  “这也是一次抢救式的研究。如果再过十年,恐怕很多一手资料就丢失了。”金大陆说,“但寻找到新闻当事人,是课题的难点,也是亮点。”

  课题通过了。

  与会专家们未曾料到,接下来的时间里,这个仅有几万元预算,不足十人参与的小课题,在一次又一次寻找当事人的过程中迅速发酵,在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成为媒体追逐报道、市民竞相议论的社会热点。

  第一次寻找从一则微信发帖开始。

  课题组在一次偶然的调查中得知,除了医疗队、钢铁工人,上海救援唐山大地震还有一支鲜为人知的队伍——上海青浦兵。

  上海青浦兵在哪?

  3月3日,课题组成员罗英“灵机一动”:借用上海文化出版社微信公众号推送一条寻找上海青浦老兵的消息。但公众号粉丝量还不足一千,效果如何?罗英心中没底。

  令人没想到的是,第二天罗英发现,朋友圈中多名好友分享了寻人微信,接下来的几天里,出版社办公室的电话响个不停。

  “我就是参加过救援唐山大地震的青浦老兵!”

  “我父亲是青浦人,唐山大地震时候去救援过。”

  ……

  这次寻找,让上海文化出版社微信公众号的粉丝量涨了近一倍。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一个多月之后,课题组发起了对被救男孩白海明的寻找。当年,白海明被大地震困在废墟里7天7夜,上海救援队将其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

  4月24日,白海明赶赴上海专程与救助他的医生见面,自发前来报道的媒体有十多家,“白海明沪上见恩人”的报道第二天就上了当地各大媒体的显要位置。

  寻找救援唐山大地震的上海医生周娟华、寻找救援唐山大地震的上海籍飞行员……课题组的每一步进展,都成为当地媒体报道的焦点。

  “40年前的唐山大地震救援让申城百姓放慢脚步,集体回望。”当地一家都市类报纸这样写道。

  “每一次寻找都是一个好选题!”上海电视台新闻节目《新闻坊》的记者刘惠明说,前不久,一名身在美国的上海人看到了报道,特意打来越洋电话,讲述他40年前在唐山救援的难忘经历。

  课题组的素材像滚雪球,越滚越大。

  “与媒体互动、百姓互动,给这一课题注入了催化剂。”罗英说,“虽然书就要出版了,但这个课题不会画上句号。”

  难忘激情时刻,爱的浪潮温暖全城

  为什么一则小小的寻人微信能引起如此关注?为什么一个有关唐山大地震的研究课题,至今仍能掀起如此波澜?

  在不断的采访、编写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寻找到了答案。

  3月中旬,年近七旬的伍平主动找到课题组,诉说了自己的一段经历。

  伍平是上海一位公共卫生疾病防疫专家,当年20多岁的他刚从医学院毕业便加入上海救援唐山医疗队,在震后第一时间随大部队赶赴唐山。

  “救死扶伤”,这是一路上年轻的伍平心中默念最多的词语,可没想到的是,进入唐山之后,组织交给他的任务却是灾后防疫。

  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考验。

  屋内屋外如何消毒、饮水如何净化……他边学边干。“当时,作为一个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职业方向是比较模糊的。在唐山进行灾后防疫的经历,坚定了我的职业方向。”伍平说,救援归来,自己就明确要将灾后防疫作为毕生工作。

  汶川大地震、印尼海啸……如今已成专家的他屡次参与国内国际灾后防疫工作,而他最初的选择却因为唐山。

  在上海从事艺术工作的李志良也是课题组的采访对象之一。

  地震当天,作为上海戏校去唐山地区招生的老师之一,他与同样来自上海的一名余姓医生住在一个宾馆里。地震来时,他被震醒了,情急之下,他把玻璃窗砸掉,正准备往下跳时,回头一看,同屋的余医生还在睡觉,就大声叫:“余医生,快醒醒,地震了!”

  死里逃生的他们,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奋不顾身地加入到了救援的队伍。

  “从那以后,我和余医生的关系好得不得了,每年元旦,余医生一定给我寄张贺卡,因为是共同经历了生死的战友啊!”李志良坦言,自此之后,每当听到唐山大地震或唐山这座城市的消息,心里都涌起牵挂之情。

  接受课题组采访的还有很多老兵。从他们的讲述中不难发现,虽然过去40年了,但他们身上仍然保留着当年那种众志成城的战斗精神。

  “天天都在扒废墟,几乎感觉不到累。”老兵夏龙才回忆,“获救的老百姓没水喝、没食物吃。我们到唐山的前几顿饭都给老百姓吃了。大约一周左右,各地的救灾物资源源不断地运进唐山,但部队的纪律非常严格,不许拿老百姓的一针一线。”

  “子弟兵做的事情,就连自己的子女也不一定能做到。”当解放军撤离时,当地群众都这样说。

  “对于当年参加唐山地震救援的人来说,有些人明确了人生走向,有些人铭记了一段互助互爱、众志成城的岁月。”金大陆研究员说,“因此,现在提起来唐山大地震救援,仍然有一种涤荡心灵的力量。”

  “再回唐山”成期盼,双城互助谱新篇

  历时半年的采访,让课题组几名上海籍的年轻人萌生一个想法:去一趟唐山,看看这座城市现在的样子。

  “听了很多人的讲述,对唐山的印象就是一片废墟,只有亲眼看一看新唐山的样子,才能让这个课题的文字‘活’起来。”课题组成员之一刘世炎说。

  抱着这样的想法,几个月前,课题组一行来到唐山。

  在抗震纪念碑前,在唐山百货大楼、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里,他们感受到新唐山的活力和朝气。

  此行还有一个重要收获,他们与唐山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法学系建立起互帮互助的合作关系。

  “我们发挥地缘优势,参与了这项课题的研究。”唐山师院历史文化与法学系系主任沈芝说,他们帮助上海方面完成了部分当年受救助人员的寻找和采访。

  “该课题最终将以《来自唐山的报告》为题,呈现出这部分研究成果。”金大陆说。

  上海一行人带来的研究理念,也为唐山历史学研究拓开了思路。

  “得益于上海课题组的启发,我们打算以上海救援唐山大地震为样本,对全国各地救援唐山大地震进行口述历史的研究。”沈芝说。

  从40年前的受助到如今的互助,唐山享受到被爱的满足,也早已领悟到“授人玫瑰”的幸福。

  “在2008年南方发生雨雪冰冻灾害时,唐山农民就自费组织12名乡亲奔赴灾区参加抗灾,这无疑是唐山人民感恩全国人民的一个表现。”课题组一名90后小伙儿在《上海救援唐山大地震》一书的后记中这样写道。

  “很多当年参与了救援唐山大地震的上海人都想再回唐山看一看。”罗英说,“他们中不少人后来都成为上海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现在大多虽已退休,但是这段经历已成为他们年轻岁月中一段绝不会抹去的记忆。”

  “有些人救援回来就再也没去过,有些人只是坐火车路过,他们都想再去看一看新唐山。”上海中医药大学校史办负责人刘红菊说,据她所知,很多人都想在七月份唐山抗震40周年纪念日前后再回唐山“探亲”。

  “恩人归来,就是唐山的期盼。”沈芝说。

  相 关

  半年采访

  感动无数

  课题组在半年来的调查采访中收获了无数感动。

  年近八旬的老兵朱万高曾是一名参与唐山大地震救援的空军。他向课题组讲述了一件40年来令他难忘的事。

  “有一个小女孩,只有三四岁,父母全都没了。没人照顾,一名陆军女兵就抱着她。当要把小女孩送到石家庄的时候,小女孩不要其他人,只要那位女兵。女兵只好跟着飞机,一直将小女孩送到石家庄。”

  40年前,年仅24岁的倪永明曾作为宣传干事跟随上海救援队奔赴唐山。

  接受课题组采访时,老倪带来一个老式台灯。话还没出口,泪水就掉下来。

  “这是在大地震救援时,一个唐山人老吴送给我的。之前我们一直保持联系,前年他去世了。”老倪回忆说,唐山大地震后十天左右,他正要出去采访,老吴骑着自行车,拿着一个塑料袋过来了。

  “我要去找我女儿。”老吴平静地说。

  老吴是丰南农村的,女儿在唐山市里工作。

  “你女儿在哪?”

  “地震后到现在还没有回来,不知道怎么样了。”

  倪永明带着几名战士跟着老吴,来到市区一片废墟上,几个人扑到地上用手挖起来。

  一边挖,老吴一边说:“我女儿有个特征,两条辫子特别长。”

  后来挖出来了,就是一个长辫子的姑娘……

  战士们帮他把女儿抱起来,装在袋子里,老吴自己背回去安葬了。

  “老吴很感激我们,他是搞灯艺的,就做了个台灯留作纪念,还留下了联系方式。”老倪的眼泪不住地流。

关键词:上海,救援,唐山大地震,医生

责任编辑:张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