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新闻频道 >> 社会万象

他一生淡泊名利,却占尽了世间的名与利

来源: e观沧海 作者:王景德 2016-06-22 22:30:54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李保国却说:“不为钱来,老百姓才信你;不为利往,乡亲们才听你。”在名来利往、心神浮躁的当下,我们还能在他的身上找寻到这样一片净土。李保国虽然一生淡泊名利,不图回报,但他却占尽了世间的名与利。他的名,是天下之大名;他的利,是万民之大利。他为老百姓所做的一切,民心深处都有丰碑。

  一个共产党员,计利当计天下利。“我是共产党员,见不得农民受穷”“老百姓脱贫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李保国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从1981年走进太行深处的前南峪村开始,到他短短58载生命的结束,从一个年轻小伙儿,到两鬓斑白,他把一生都献给了太行山,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了科技富农的事业中。他不追求金钱和地位,只想着播绿荒山、硕果满园、农民致富。30多年来,李保国直接帮扶40多个村庄,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带动10万多农民脱贫致富。李保国都是义务为乡村服务,从没拿过群众一分一厘。不仅如此,他还自掏腰包购买苹果套袋帮乡亲们试用新技术。他常年给一些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扶植出“富岗苹果”“绿岭核桃”等名冠全国的产品,却既不拿工资,又不占股份。他常说:“国家给我发着工资,吃不清喝不清。”知足、思源、感恩、反哺,这就是李保国,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应该一以贯之的道德操守。

  愿意累在为民造福上,不愿累在名利上。“扎不进泥土地,长不成栋梁材。”在深入群众的30多年里,李保国把自己变成了农民,把农民变成了致富专家,每年都有200多天奔波在太行山的野岭荒坡、沟沟坎坎。为了帮助村民开辟一条致富路,他卷着铺盖儿在贫穷的岗底村一待就是7年;为了教给乡亲们栽培技术,他经常挽起袖子、卷起裤腿、拿起剪刀,一身土一身汗儿地干;他“承包”了山区百姓的幸福,却把亲情和病情抛在了身后。在他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个科技专家和一个技术员的距离是如此接近,能够看到一个大学教授和一个普通农民的身份是如此接近。长得像农民、穿得更像农民的李保国,从农村中来,到农民中去,褪去了身上所有的光环,乡亲们更愿把他当成亲人来看待。这些年里,李保国用科技的力量,让荒山披绿,让穷沟生金,但面对各种褒奖和荣誉的时候,他根本无暇顾及。李保国为民奋斗了一生、奉献了一生,就在他生命最后的一段岁月,他的脚步依然遍布在太行大地。

  了却百姓脱贫事,留得生前身后名。李保国的先进事迹经《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河北日报》等新闻媒体报道后,传遍了大江南北,感动了数万民众。习总书记对李保国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称赞他为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和太行山上新愚公。李保国还被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斯人已逝,悠思长存。李保国走了,成百上千的山区百姓自发前往吊唁,为他们脱贫致富立下汗马功劳的大恩人送行;李保国走了,岗底村在山顶开辟了一块墓地,以安葬他的部分骨灰,让他亲眼看着太行山变得更美更绿更富裕;李保国走了,他用知识、汗水和生命点燃的科技星火,正在太行山上形成磅礴的燎原之势。

关键词:李保国,名与利,淡泊名利

责任编辑:逯媛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