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新闻频道 >> 专题库 >> 专题新闻

科学治山 前南峪人的新时代愚公精神

来源: 河北新闻网 作者:寇瑄 2016-06-22 15:48:5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来到前南峪,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树木,一望无垠的林海。7平方公里村域内,8300亩山场种植着480万株树木。沿着林间小路漫步,观看着苍翠的林木,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仿佛置身于舒适的氧吧,令人心旷神怡。前南峪当之无愧地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国家级森林公园”,被权威人士赞誉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

  勤劳的前南峪人,不仅追求绿,而且向往美。既坚持不懈地绿化荒山,又持之以恒地美化村庄,把全村打造成美丽的独具特色的大花园。前南峪,从前一个远近闻名的穷山村,发扬新时代的愚公精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将山区建设成了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高度统一的花果山。

  前南峪人可歌可泣的愚公精神

  前南峪的山是由岩石构成的光山秃岭。1963年一场暴雨,把山上冲个精光,村庄房屋也被冲塌。残酷的事实告诉人们,治理荒山必须从上往下一条沟一条沟的治理。治理光秃秃的石头山,必须在坚硬的岩石上用钢纤开凿至少1米深的坑,装上炸药,用雷管引爆,把岩石崩成碎块,用于垒造梯田坝沿,再栽上树木。漫山遍野的岩石,这样一块一块的治理,耗时耗力。

  全村男女老少每天清晨盯着星星上山,夜晚顶着星星回村,许多妇女长年累月背石头,把后脑勺上的头发都磨光了,如同“鬼剃头”,成为前南峪妇女光荣的标记。

  引爆雷管是最危险的活儿,已经有4位年轻的村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12位村民落下了终身残疾。但就是在这样恶劣危险的条件下,村民们始终坚守着治山寻路的信念。

  全体村民年年月月如此开山,皇天不负苦心人,多年来,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荒山上种植了3900亩生态林,4400亩经济林。1996年的一场暴雨后,附近村庄都严重减产,前南峪却受灾不见灾,仍然林茂粮丰。他们创造的营造生态经济沟模式,被国家科委专家委员会鉴定为国际同类项目领先水平。前南峪的百姓用自己的双手和身体丈量着前南峪的每一块石头,改写着每一块乡土,谱写着新时代的愚公精神。

   找准致富项目,开创绿色环保新路

  前南峪的第一产业,主要是林果业。到七十年代末,全村板栗树已经种到13000棵,但产量很低,每棵平均产量只有1公斤,提高板栗产量,是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当时的支部书记郭成志千里迢迢到省果树研究所聘请专家,选拔20名有文化的年轻村民跟班学习,对板栗管理采取一整套整改措施。板栗的产量由7万公斤增加到40万公斤。村民们接着又调整产业结构,从国内外引进30多个名优特新果树品种。全村果品年收入由原来的4万元,增加到686万元,而且呈现持续增长的势头。

  富有远见的前南峪人,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先后与中国农科院、中国林科院、中国农大、河北农大等26所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建立了技术协作关系。依托雄厚的技术力量,推进技术设施建设、应用技术、经营管理的现代化。

   治山之路要靠科技建奇功

  前南峪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从本村实际出发,选准最佳着力点,解决最迫切最关键的问题。首先是积极引进国内外最优良的品种,最先进的技术,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园区高起点起步,高标准建设。通过国际技术合作组织,从8个国家引进了22个优良的果树新品种。第二,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尤其是稀缺的水土资源,创造更多的财富。缺水是前南峪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他们通过各项工程,把天上的水蓄起来,把地面的水拦起来。同时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以色列节水设施,发展喷灌、滴灌、管灌,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000多亩。过去一方水只能浇10棵树,现在至少可浇30多棵树。

   旧貌换新颜,石头变金山

  过去,前南峪十年九灾,贫困落后,村里年轻小伙儿娶不上媳妇,闺女都嫁到了外村。半个多世纪以来,前南峪人在石头山上植树造林,建设经济沟,硬是把穷山沟变成了太行山区的绿色明珠,把曾经的“不毛之地”变成了“太行山最绿的地方”。如今,前南峪生态优良,美丽富饶,是远近闻名的先进村、小康村。“未来五年内,计划把前南峪建成邢台市旅游中心,旅游公司要上市。把浆水、前南峪农副产品打造成全国性的知名品牌。到2020年提前实现翻一番目标。”接受采访时,已经71岁的郭成志仍雄心勃勃。以郭成志为代表的前南峪村“新愚公”们,志存高远、怀抱梦想,双脚却牢牢扎根在太行山上,咬定青山不放松,把一面新时代愚公精神的旗帜,插上了太行之巅。治山,凭的是百折不挠的“韧”劲——半个世纪矢志不渝,一张蓝图绘到底,只要前南峪还在,就要把治山坚持下去。

关键词:前南峪人,山区综合开发,新典型

责任编辑:李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