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功不是只有一种名校的打开方式
导语:条条大路通罗马,这话不假。无论是哪种考生,高考都只是人生的一个中转站,未来还有很多种打开精彩的方式。 提心吊胆不如安之若素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日,对每位考生而言,高考都是一次特殊的经历,一份难忘的记忆。即便是马云、马化腾、周鸿祎这些功成名就的大咖,忆起昔日高考,也是感慨良多。他们有些曾是高考的宠儿,有些曾在高考中经历挫败,有些则成绩平平,恰如一名最普通的考生。不过,无论是哪种考生,高考都只是人生的一个中转站,未来还有很多种打开精彩的方式。 马云:欣赏别人,欣赏自己 (阿里巴巴创始人、中国第一首富马云) 记得第二次高考失败后,发榜那天晚上,自己和几位同样没有考进大学的同学一起,躺在老浙江图书馆门口的平台上,望着满天的星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忧虑惆怅。怕被人看不起,怕被家人埋怨,怕自己会永远抬不起头,怕自己没有未来……人生变化无常,今天顺利未必未来就一定会成功,今天不成功也不意味着未来就没有机会。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有今天的成绩,但我相信这辈子总有机会是等着我的。 当然读大学还是很重要的。未必一定要进名牌大学,但考进大学还是非常有用的。连普通大学也考不进,那你还是有点自己的问题。如果你考进了名牌大学,请用欣赏的眼光看看别人。如果你考不进大学,请用欣赏的眼光看看自己。你一定有自己的机会。 俞敏洪:成功的一锤子不等于精彩的一辈子 (新东方学校创始人,著名企业家俞敏洪) 我的人生通过自强不息的努力获得了改变。在第一次、第二次高考连大专都没被录取的情况下,我坚持到第三年。1980年,我考入了北京大学。那是我生命中唯一一次“高分”,总分加起来超过了北京大学的分数线。即使是这样,我后来查过分数,记录显示我当年高考每门课的平均分只有70分。高考成绩好,对命运很重要,但升入大学之后,成绩在第一名还是第十名,对未来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我们不光要比成绩,还应该比其他的东西。我相信通过努力可以改变命运,其他的青年也可以通过自强不息的奋斗改变自己的人生。 周鸿祎:有一种遗憾,叫“没有高考过” (360公司董事长兼CEO,知名天使投资人周鸿祎) 我从小惧怕考试,高考前获得一个机会,一不小心就混到大学了,后来上研究生也没有参加考试,只加试了英语就差点累吐了。不过,我还是非常遗憾没有参加过高考。毕竟,高考是人生的一个里程碑,在我的记忆里,总也找不到高中和大学的分水岭,这样挺不好的。似乎人如果不参加高考,就可能谈不上成熟。 所以,我想对那些为高考感到紧张的人说,高考是人生中一个非常好的经历,这是人一生中回忆的资本,能参加高考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人外有人:13岁的少年大学路 本科毕业求职的时候,因为没满18岁,即使笔试第一、即使HR极力推荐,她还是被一家银行拒绝了。 4年前,13岁的魏晓音(应当事人要求使用化名)从内江来到西南财经大学报到。比同年级同学小5到6岁的年龄,让她在校园中备受“瞩目”,这样的生活曾让她很困扰。“我只想愉快地啃啃鸡腿,过过普通的小日子,不想成为大家议论的焦点,天才少女这个标签,与我并不相符。”魏晓音微笑着说,“我未来如果有了小孩,我希望他不要跳级,能度过一个普通学生的岁月。”她将这句话重复了许多遍。由此可见,按部就班的人生轨迹也许会让你稳步前行,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考上名校是否意味着改变命运 又是一年高考时,每当此时,关于高考的话题总会引起人们的热议。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学生和家长们所关心的内容已经从“能不能上大学”转变为“能不能上名校”,在很多人眼里,考个高分,上个名校,便意味着命运的改变,人生的转折。 然而,面对僧多粥少的现状,考生数量众多,名校资源有限,能够拿到名校录取资格的人终究只是少数。以2015年的数据为例,高考报名人数约为915.6万人,而“211”高校(含“985”大学)录取人数为42.7万人,占全国录取率的4.7%,如果放在考生人口基数大的省份,这个比例会更低,真可谓“千军万马挤独木桥”。 呼吁社会应淡化学历歧视看能力 原始学历歧视,是指原始学历不是“211”、“985”等名校,即使最高学历是博士,也一样会被歧视的现象。 一位华科大在读博士:担心等自己毕业时,用人单位的门槛已经抬高到了211之上。有人甚至跟帖调侃:为了保证自己的小孩以后读书、就业不受歧视,恐怕从幼儿园开始就要上重点。 大家争着上名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名校集聚着令人艳羡的优质资源。名师的讲授、先进的理念、良好的校风甚至包括校友的人脉,都是人们青睐名校的因素。 对于非名校学生而言,更大的挑战来自社会。不可否认,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学历歧视,不少表现优秀的学生或许就是因非“名校出身”便与岗位擦肩而过,令人遗憾。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数众多的“考研族”应运而生,而在这一群体中,来自普通院校的学生占了多数,他们所作出的选择,很大程度上也是对现实的无奈妥协。 奈何世外高人们身怀绝世武功却被拒门外 学历限制了你的收入?能力限制了你的学历? 网上总是有人说“只要没有学历歧视,给我一个机会,我一定可以比清北的人做的更好!”。小扎、比尔盖茨这些大佬更是坐实了这个说法,辍学创业却坐拥商业帝国,旗下更是无数名校高学历人才为他们打工。 所以有学历和有能力真的可以划等号吗?是不是大部分名普通人都如武侠小说中那样怀才不遇? “在这个社会上,存在两套评价人的标准。一套按照学校,一套按照能力。 按照【学校】来评价人的标准(称为A标准)大约是这样的: 而在按照【能力】来评价人的标准(称为 B 标准)中,学校的分布大约是这样的:
平均来讲,从好学校出来的人,会拥有更高的能力,但个体差异却很大。在极端情况下,一个没上过大学的优秀的人,也会比一个糟糕的 985 学生有着更强的能力。
(人民网、新华网思客、中国青年报等综合信息) |
关键词:高考,学历,教育,心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