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食粽 龙舟竞渡
百舸争流赛龙舟,端午节热闹非凡。(资料图片)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三大节日之一,尤以江南最为隆重。端午节实际是很多名人共同的纪念日,到了近代则主要为了纪念屈原,赛龙舟与吃粽子是端午节民间习俗的主要特色。 端午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因涉及的历史久远、地域广泛、内容丰富,故其名称、叫法甚多,据统计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端午又称“端阳”、“端五”、“重五”、“重午”、“午日”等,也称“端阳节”、“诗人节”、“龙舟节”及“五月节”等,还有“天中节”、“夏节”、“屈原日”、“粽子节”、“解粽节”、“浴兰节”、“女儿节”、“菖蒲节”等叫法。春秋之前就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 端午的起源,可追溯到华夏先民的原始崇拜。先秦时,南北风俗各异,但是五月初五作为“节日”已都有侧重。战国时期,人们把五月初五视为“恶日”。后由于国家统一,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带来了风俗习惯的融合,端午习俗就在此时形成。 因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投江殉国,端午节习俗逐渐由原始崇拜、禁忌等开始渐渐演变成为纪念屈原。隋唐时期,端午节的风俗继承了前朝,但是原来有特定意义的节日风俗活动却大多演变为节日娱乐活动,充满了节日的快乐。宋代,端午节俗也被辽、金两国吸收。金国除吸收一些汉族风俗外,在端午节还有拜天之礼、射柳之俗。宋元以后,龙舟竞渡,吃粽子,纪念屈原,挂菖蒲、艾草的习俗就已经广为流行。抗日战争时期,文艺界曾一致决定五月初五为“诗人节”。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将大诗人屈原列为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一个隆重的节日。 端午习俗 端午食粽:粽子,又叫“角黍”、“简粽”。至今,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尤以浙江嘉兴粽子最为出名,千百年来,吃粽子的风俗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以及东南亚诸国。 赛龙舟:广州人称“扒龙船”,是广州人过端午最大的活动。上世纪三十年代前,人们通常在每年四月初八的浴佛节时将去年端午节后沉入涌底的龙船起出,俗谚谓“四月八,龙船随海滑”。上世纪三十年代以后,逐渐改为五月初一才起出龙船。俗语顺口溜:“初一龙船起,初二龙船忍,初三初四游各地,初五龙船比,初七初八黄竹岐,初九初十龙船打崩鼻。”初五是赛龙船的高潮,初八郊区各乡龙船多集中到市郊进行表演比赛。 佩戴香囊:很多地方都有端午节给小孩佩戴香囊的习俗,传说有辟邪驱瘟之意。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清香四溢,外面用丝布包裹,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条,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饮雄黄酒:传说屈原投江之后,人们为了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遗体,纷纷把粽子、咸蛋抛入江中。还有人将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据说可以醉倒蛟龙。至今,我国不少地方都有端午喝雄黄酒的习俗。雄黄酒有很强的除害作用,人们经常将它喷洒在床下、墙角等阴暗地,以避毒虫危害,把雄黄酒涂在小孩的耳、鼻、额头、手、足等处,希望如此能够使孩子们不受蛇虫的伤害。 悬艾叶菖蒲: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上山采药、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来杀菌防病。民演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叶片含有挥发芳香油,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人们将其挂在门上,借以杀菌防病。民间有“端午佳节,菖蒲作剑,悬疑辟邪”之说。 岭南特色:岭南端午民俗丰富多彩,仅粽子就有鲜肉粽、鸡肉粽、豆沙粽、蛋黄粽、碱水粽、什锦粽等种类。岭南各地的端午节还有许多有趣的习俗,如各家要在户前门楣悬挂菖蒲草与龙船花;正午时分要点燃艾草以驱邪气;用红、黄、绿、黑及赤小豆煮粥食用等。 (摘自《话说我们的节日》) 民间故事屈原投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后因遭受谗言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途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 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秦军攻破楚国郢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屈原。 |
关键词:端午,龙舟,雄黄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