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新闻频道 >> 社会万象

创新不惧“冷板凳”但更呼唤“热炕头”[长城时评]

来源: 长城网 作者:高永维 2016-05-21 08:30:41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创新何惧“板凳冷”——聚焦韩春雨现象》系列网评之九

  最近一段时间,“非知名学者”韩春雨火了。作为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韩春雨刊发的题为《NgAgo DNA单链引导的基因编辑工具》的论文,引起了世界轰动,其提出的NgAgo技术有望媲美甚至超越当下炙手可热的美国CRISPR-Cas9技术。

  在NgAgo诞生之前,韩春雨十年没有发表论文,甘坐“冷板凳”搞科研,终于是“守得云开见月明”。应该说,韩春雨是绝对幸运的,诚如韩春雨所言,“如果换成某些高校,十年不发论文,恐怕早被扫地出门了”,是河北科技大学的用才有方,才最终成就了韩春雨和NgAgo。但是,未必所有的科研人员,都会有韩春雨这般的幸运,甚至很多科研成果因此而胎死腹中。

  创新需要有不惧坐“冷板凳”的勇气,科研人员就得有“钻”的精神,就得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在这方面韩春雨就是很好的例证。学校分配了130平方米的房子,他嫌远主动申请了离实验室走路5分钟就能到的58平方米的房子,一个月只有几千块的月薪但他也觉着够用。正是这份超脱和淡然,在喧嚣吵闹的社会当中,韩春雨才能够坚守着科研梦,在别人对他十年不发表论文的愕然中,韩春雨才能够延续着科研梦。

  但是返回头来说,韩春雨能够把“冷板凳”坐穿,NgAgo技术能够修成正果,很重要的一点还在于,韩春雨毕竟有张“板凳”可坐。试想一下,如果不是河北科技大学宽容的科研环境,如果不是破例给了只是副教授的韩春雨独立实验室,如果不是学校提供了科研经费的保障,如果严格按照论文考核、职称评判来衡量韩春雨,韩春雨很可能还需要去为生计奔波,我们不能说NgAgo技术不会诞生,但是其诞生的过程肯定要更为艰难。

  可惜大多数高校院所,都未必会有河北科技大学这样的“开明”,习惯性地以论文数量、职称高低来衡量人才的创新能力,严格按照这个条条框框来评价人才,像韩春雨这样埋头科研的人才,要么是只能把“冷板凳”坐到底,要么干脆会被“扫地出门”,毕竟能够通过科研成果一鸣惊人的只是少数。否则的话,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之下就得做出改变,当科学家不能以“科学家的生活方式”活着,而是要世俗地去“因斗米折腰”,去为着“经费、职称、文章”而奔波,科学家也就迷失了真我,也就不能专心致力于科研。

  创新是应该不惧“冷板凳”,也不会因条件恶劣而止步,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一穷二白,但是我们搞成功了“两弹一星”,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但是不惧“冷板凳”,不意味着不喜欢“热炕头”,如果全社会能够对人才更多一份尊重,如果国家能够打破限制人才发展的壁垒,如果我们能够为科研工作者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这样的“热炕头”上孵化出来的必然会是更多的科研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人才工作作重要批示时强调,要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当人才培养、评价、流动、激励、引进、保障机制得以创新,当人才管理中行政化、“官本位”的问题得以解决,当人才评价中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的问题得以扭转,广大科研工作者期盼着的“热炕头”,也就由梦想变成了现实,更多醉心于科研的“韩春雨”,也才能不受羁绊以聪明才智扮靓中国。(高永维)

关键词:韩春雨,创新,人才工作

责任编辑:张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