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新闻频道 >> 社会万象

为孩子安全成长保驾护航,“牵绳遛娃”当慎用

来源: 长城网 作者:芦静 2016-05-12 07:47:3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导语:近日,网上流传一段视频:厦门一位妈妈给孩子挂上绳带,牵引着孩子在运动场跑步。有网友指出,这是“花式遛娃”,看起来就像遛宠物。记者发现,其实网上已出现不少类似的防走失牵引产品,有商家建议称“不必在意他人眼光”。有家长对此反感,表示不接受牵绳遛娃;也有家长表示,若是出于安全需要,必要时可以用一用。

  “牵绳遛娃”束缚孩子天性

  对孩子产生心理冲击

  一段时间以来,“牵绳遛娃”的图片在社交媒体上疯狂传播。平心而论,作为一款防走失神器,“花式遛娃”能保证孩子不离开父母的控制范围,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牵绳遛娃”的不佳观感,也给公众在心理上、情感上,造成极大的冲击。比如有人质疑,“花式遛娃”容易产生牵着宠物的想象,让人感觉是在虐待孩子,自己无法接受。

  束缚孩子的天性与童真

  每一个孩子都有崇尚自由的天性,特别是两周以后,孩子已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意识,会对外界的束缚感到不舒服,甚至是反抗。而家长不顾及孩子的感受,仅图自己省事,将孩子禁锢起来,无疑是在扼杀孩子的天性和童真。试想,孩子只要一外出就被置于不自由、不自在的条件下,“像宠物一样被牵着”,能快乐么,性格能健康的成长么?

  “牵绳遛娃”不是朋友圈耍酷神器

  诚然,对每个家庭而言,孩子走失都是不可承受之痛。为防患未然,在人流密集区域,使用防走失神器未尝不可。但即便如此,有两点底线必须要遵守。一是家长不能无限制的“花式遛娃”。比如,在人流并不拥挤的公园、小区绿地、操场上,就没必要非得“牵绳遛娃”。二是“花式遛娃”不能成为朋友圈中的耍酷神器。说到底,“牵绳遛娃”是在让孩子用自由换安全,而且还会束缚孩子的天性与童真,根本不值得,也没必要在社交媒体上炫耀。

  移动互联时代,公众的镜头感、摆拍意识不断增强,这是时代的产物,本无可厚非。但任何的摆拍都要有底线,绝不能以牺牲孩子利益为前提。将心比心,将你的各种“花式被遛”的图片,不断晒到朋友圈中,你会高兴么?其实孩子的感觉是一样的。只不过,在被“花式被遛”的年龄,他们还不懂如何表达自己的不满。

  一句话,“牵绳遛娃”能不遛还是别遛,实在万不得已,也请别将它当成是朋友圈耍酷神器。这是对孩子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引导孩子树立自立自主的安全意识是关键

  作为绳子操纵者的家长而言,只要这根绳子时时刻刻在自己手上,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这便是最安全的。然而,孰不知这也却失去了让他们经历安全教育的可能。一般而言,“牵绳”的使用大多是针对2、3岁的孩童,而这一阶段的孩子往往正处于感知世界和认知世界的关键期,需要他们不断的接触,探索感知外部的世界,才能促使其心智的成长。哪怕你苦口婆心告诉孩子“什么东西能碰、什么东西不该碰”,有时候对他们而言也只是“左耳进,右耳出”,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了,吃了诸多不安全的“苦头”,才会让他们刻骨铭心。

  家长要做的不是用牵绳保证孩子每一次外出的绝对安全,而是要不厌其烦地让安全知识、保证安全的技巧深入其心,逐渐成为牵引孩子的精神“牵绳”。同时,让孩子养成独立自主的良好习惯是保证孩子安全的根本,毕竟,温室中的花朵是无法经受大自然的洗礼,唯有亲近自然,与自然共同成长的花儿,在暴风雨面前才能屹立不倒。但是,让孩子独立并不等同于一味的放纵,对于心智还未成熟的孩子,在认知和探索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关乎孩子人身安全的大事,关键时刻还需父母的“宏观调控”,正确引导,为孩子的安全成长保驾护航。

  “牵绳遛娃”问题,折射出我国一些家长对孩子的爱“有余,而厚度不足”的事实,“牵绳”给孩子带来的安全,更多的是父母的控制,换而言之,难道父母的这根安全牵绳能够一直控制孩子一辈子吗?唯有,教育引导孩子树立自立自主的安全,才是真真正正的安全。

  (据华西都市报、中国江苏网、中国江西网等综合)

关键词:牵绳遛娃,安全,教育

责任编辑:逯媛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