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一些民间公益力量积极投身精准扶贫
从“捐助+慰问”到“造血式扶贫” 太行山深处的平山县十里沟村,今年3月由石家庄一家人志愿者协会志愿者帮助该村贫困户种下的2000棵核桃树,如今全长出了新芽。 “这几天,我们正在收购鸡苗,打算给村里42个贫困家庭每户送去50只;今年秋天,还要给他们栽下2000棵花椒树。”该协会会长温德军告诉记者,协会拥有近2000名志愿者。他们正在该村以“经济林+蛋鸡散养”的方式尝试“造血式扶贫”。目前已募集到资金,准备帮村里修建水利设施,为该村发展林果种植提供保障。 记者了解到,像石家庄一家人志愿者协会一样,我省越来越多的志愿服务组织主动对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正开始改变惯常的“捐助+慰问”模式,立足志愿服务组织爱心资源众多的优势,探索帮助困难群众发展脱贫产业,提高其“造血”能力。 宽城满族自治县龙须门镇东李杖子村,由承德爱心联盟志愿者协会志愿者上月帮助该村64户贫困户栽种的近200亩蛋白桑,目前也抽出了绿芽。“相对于种玉米,种植蛋白桑每年亩均多收入1000块钱。”协会会长杨艳说,他们把这些贫困户组成了一个合作社,专门派志愿者帮助他们修剪树苗、提供技术指导,并负责联系后期销售。 前几天,协会还开展了“挑战100公里爱心跑”公益活动,为给东李杖子村贫困户购买猪崽、发展蛋白桑下养猪募集资金。“志愿者们参与热情很高,短短两天,我们就筹齐了所需善款。”杨艳高兴地说,等在东李杖子村试验成功后,他们将把这种志愿服务组织精准扶贫的模式扩大到其他适合的村。 为帮助蔚县旦岭子村和张北县两面井村的几户贫困乡亲对接市场、增收脱贫,去年,张家口市张垣之心公益促进会的志愿者们建起了一个生态食品团购微信群。促进会理事长宋美录告诉记者,鉴于旦岭子村有山有水有植被,促进会正在和他们洽谈合作,希望帮村民建起“农家乐”,随后组织“爱心团快乐游”活动,发动市民前来体验乡村游,拉动当地脱贫。 在“造血式扶贫”的公益路上,也不乏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的身影。 去年以来,河北晨阳集团启动了扶贫公益项目。截至目前,该集团已为4户贫困家庭提供了从事手工加工生产项目的产业帮扶资金,为19户贫困家庭提供了养殖、种植、手工业开发等方面的创业基金,为15名来自贫困家庭的劳动者提供了就业机会。 今年67岁的石家庄市房管局退休干部马金平,因为曾下乡扶贫的工作经历,2010年退休后又主动申请先后到灵寿县后山村、井陉县吴家窑村驻村扶贫,帮助找资金、跑项目、做规划,办了不少好事实事。 “民间公益力量开展‘造血式扶贫’,丰富了志愿服务内容,也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有益补充。”省文明办有关负责同志表示,他们将进一步整合民间公益资源和力量,出台激励政策,促使更多志愿服务组织等民间公益力量参与“造血式扶贫”,谱写共促脱贫攻坚的“大合唱”。 |
关键词:扶贫,志愿服务,贫困户,种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