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家底”更能谋实发展路【长城时评】
“2013年,承德市自然资源资产总量约为19.4万亿元。其中,土地资源资产价值量为12.9万亿元,水资源资产价值量为1181.7亿元,森林资源资产(含林地)价值量为8.2万亿元,矿产资源资产价值量为6.5万亿元。”近日,承德市公布《2010年至2013年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这是全国首个亮出自然资源“家底”的设区市。(5月5日《河北日报》) 承德市开全国先河,公布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亮出自然资源“家底”,其意义不只是开创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承德模式”,更重要的是在于对当地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特点,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总量不尽相同,这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当地的发展之路。在发展过程当中,既要依赖自然资源,但同时又不能超出一定时期内自然资源的承受能力,这才是科学的发展之路。否则的话,就可能是竭泽而渔,对自然资源会造成极大的破坏,进而也会影响当地的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的使用状况如何,有没有超过其承受能力,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多大,这些显然不能仅凭约算和估计,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界限,发展中很容易就会“越线”,就会为了发展而忽视资源和环境问题。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摸清自然资源资产家底,有利于全面准确反映经济发展的资源消耗、环境代价和生态效益,这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自然资源意义重大,同时也将为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政府生态环境绩效评估考核、生态环境补偿等提供重要依据。 治国与齐家是同样的道理。亮出自然资源“家底”,让当地看清楚手中的“资源”,这样才能去“算计”着过日子,发展中才能做到“量入为出”,发展思路才能趋向“量体裁衣”,而不至于是“用力过猛”,只片面追求发展的速度,忽视了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以至于一口气就吃掉了子孙粮。 当然,亮出自然资源“家底”,只是绿色崛起的关键一步,除此之外还需要以此为依据,对官员进行追责和奖惩。官员在任期之内,如果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超出了划定的“底线”,那就应该毫不留情地追责;如果对资源的消耗和破坏很小,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却很高,那就应该予以褒奖。这样就能改变唯GDP的发展模式,就能走出更多条因地制宜的科学发展之路。 立足于自然资源,依赖于自然资源,不卯着劲蛮干,而是合理地巧干,绿水青山就能成为金山银山,不以损害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绿色崛起之路就会成为潮流。(高永维) |
关键词:承德,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