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新闻频道 >> 国内

注重工匠精神的现代内涵

来源: 光明网 作者:崔发周 2016-05-01 19:30:26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国古代的鲁班、黄道婆都是优秀工匠的代表;近代同仁堂倡导的“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也充分体现了工匠精神。但是,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大背景下,现代工匠具有新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工匠精神也被赋予了更多新的内涵。

  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现代工匠至少需具备以下职业精神:

  一是精益求精的创新精神。众所周知,我国钢铁产量世界第一,高铁速度世界第一,拥有的大学生数量世界第一,却生产不出一个小小的圆珠笔笔珠;德国人口只有我国的1/17,却有2300多个世界名牌。这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遇到的尴尬处境。西门子公司总裁说:“精益求精制造产品,是我们德国企业与生俱来的天职和义务!”精益求精的通俗解释就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依靠这种精神,我国才能生产出更多与制造业强国质量同样过硬的产品,创造出世界闻名的中国品牌。在新经济中,制造业与服务业正在实现融合,科学家和工程师同样需要工匠精神,工匠也同样需要创新精神。许多人叹惜中国产品是一流产品、二流包装、三流利润,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会长期存在价廉物美的产品,超额利润永远是对产品创新的奖赏。激励万众创新需要有严格的绩效考核机制,重赏创新成功者,宽容创新失败者,坚决杜绝“干好干坏一个样、遇到问题绕着走”的现象。

  二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社会发展需要科技进步,科技进步需要对规律的不断探寻。实事求是实现创新的科学方法,是经济转型的基本路径,是推动进步的内生动力。中国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建成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强国,就必须依靠实事求是这个法宝。任何以偏概全、望文生义、唯书唯上、似是而非的做法都与新经济格格不入。事实上,我国在长期的封建历史时期,形成了一种阻碍科学发展的文化模式,认为各种生产技术都是“雕虫小技”,而善于变通、巧取豪夺才是“本事”。 “不撞南墙不回头”,过去一直是对不通世故者的讥讽,但在新一次全球工业革命来临之际,我们需要大声呼唤那种“钉钉子”“一根筋”的执着精神,决不能让这些人有半点吃亏。宽容,只适用于创新者;对于因循守旧、随波逐流者,丝毫不能宽容。

  三是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制造优质产品需要心无旁骛、一丝不苟的工作,需要戒骄戒躁、久久为功,容不得半点懈怠和折腾。在我国工业化初期,为克服技术落后、条件简陋的困难需要艰苦奋斗的“大庆精神”;在国外技术封锁的条件下,为增强国家实力需要“两弹一星精神”;在全球一体化的“互联网+”时代,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梦想更需要争创世界一流的拼搏精神。“天上不会掉馅饼”,幻想依靠投机取巧获得成功是十分危险的。制假售假、投机取巧、“搭便车”等做法,最终将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为了能使创业者潜心工作,要在制度上保障所有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实现分配公平。(崔发周)

关键词:工匠,大庆精神,搭便车

责任编辑:次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