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身边的工匠]“灭火导弹”专家:邱旭阳

来源:千龙网 作者:秦胜南 2016-04-28 11:36:06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编者按】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时间引发社会热议。

  “工匠精神”是一种坚韧不拔、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如今,中国的发展已开始转型升级,从“中国制造”升至“中国创造”,因此我们的时代需要“工匠精神”。为此,千龙网从2016年4月发起寻找“大国工匠”,推出首都各行各业行业精英的系列报道。他们文化不同,年龄有别,但都拥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热爱本职、敬业奉献。他们之所以能够匠心筑梦,凭的是传承和钻研,靠的是专注与磨砺。

  导读:火灾是最常见的灾害之一。而超高层建筑的灭火一直是个难题。而对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消防洒水车、曲臂云梯等常规灭火手段只能望尘莫及、望火兴叹。依靠导弹发射相关技术研发的“灭火导弹”解决了这一难题。中国航天科工206所军民融合项目总设计师邱旭阳就是“灭火导弹”的研发专家。

  近年来,一座座摩天楼从全球各地拔地而起,但巨大的隐忧如影随形,摩天楼时刻都被一道生死命门紧紧地罩着,那就是摩天楼一旦遭遇重大火灾,大火在高空蔓延,消防洒水车、云梯等望尘莫及。

  不过,一个发轫于军工领域天空端的天空拦截项目却逐步扭转了这一局面,这就是投弹式高层建筑消防车即“灭火导弹”,其军转民用不断探索的一路,经历了重重不为人知的难题和磨砺。

  带着疑问,大约两周前记者开始约访投弹式高层建筑消防车总设计师邱旭阳,被告知在外地出差。又约,在郊区试验场,再约,仍在试验场。最后,终于如愿。

  邱旭阳,中国航天科工206所军民融合项目总设计师,他的工作除了在办公室、图书馆查资料,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试验室、试验场。面对超高层建筑的灭火难题,如何把军工技术应用到高层灭火扑救上,是从事军工技术研究的邱旭阳一直思索的课题。

  邱旭阳,中国航天科工206所军民融合项目总设计师,也是“灭火导弹”的研发专家。图为投弹式高层建筑消防车总设计师邱旭阳。图片由206所提供。

  “天网”技术触发了“灭火导弹”的诞生

  邱总衣着朴实,40多岁的他已见丝丝白发。1984年国庆大阅兵,邱旭阳印象深刻,因为那是他第一次对职业梦想有了方向。当时正在读高中二年级的他看到一排排大炮、坦克、装甲车走过天安门时,倍感自豪。考进重庆大学以后,他选择了机械专业,研究生毕业后,他如愿被分配到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06所,从事军工产品研发工作。这一干,就是20年。

  2010年广州亚运会,当运动员与亿万观众在欢呼声中庆祝胜利闭幕时,邱旭阳和他的团队也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他们利用军用导弹技术研发的“天网”低空慢速小目标探测拦截系统项目(以下简称“天网”)圆满完成了此次活动的安保任务。

  此后,“天网”系统也被广泛推广应用,相继参加了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等大型活动的安保任务,还圆满完成了今年央视春晚的广州分会场的安保任务。

  有了“天网”的研发经验,邱旭阳和他的团队开始琢磨怎么将这一技术延伸、拓展。

  如今,楼越盖越高,但高楼灭火的工具大都采用云梯。据了解,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消防高空曲臂云梯车,其最大举高约为100米左右。由于消防云梯车举升高度高,必然带来底盘重,体积大,地面展开面积大,时间长等特点,有时受使用环境限制,难以有效扑救超高层建筑火灾。

  “研发高层楼宇灭火系统,仅靠导弹的发射和发射控制技术,‘天网’的研发经验和科研成果还远远不够,仍然有一批关键技术需要去不断探索和攻克。”怎么解决这一世界性难题?邱旭阳犯了愁。

  克服困难,砥砺前行,这是邱旭阳一贯的作风。在他带领下,高层楼宇灭火系统项目组很快成立,邱旭阳担任项目负责人。项目组平均年龄28.5岁,很多成员刚刚走出校门,带领这样一支年轻的团队,邱旭阳开始了“导弹灭火”的研制。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2011年开始,邱旭阳和他的队友们先完成了产品研发的设计方案,然后开展了系列的试验室试验、外场试验等工作。邱旭阳告诉记者,灭火弹的研发经过了无数次的“试验失败-分析、改进、优化-再生产-再试验”的无限循环过程,最终初具雏形。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试验?“灭火弹的研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做系统方案设计首先要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为一个又一个小的关键技术,再分别逐一分析、研究、攻克。”邱旭阳告诉记者,灭火弹的研发,也是需要先从每一个小的零部件开始,关键的零部件甚至可能需要经过多次的仿真计算、试验验证,最后才可能开展系统联调试验,确定系统的技术状态。

  “为什么要立即修改?时间上应该没有硬性要求吧?”记者问道。邱旭阳迟疑了一下,他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与时间赛跑成了他的习惯。

  邱旭阳和他的团队往往会因为一个问题争论、探讨得很晚,不经意中低头一看钟表,已是深夜。他时常感到时间溜得太快,特别是在复杂技术攻关时期,邱旭阳每晚仅休息4个小时。不过,他并不推崇连轴转的工作方式,尽量做到不去熬夜攻关,以保障第二天工作的效率。

  2013年7月,高层楼宇灭火系统在陕西华阴试验取得成功。一辆通用底盘为载体的消防车,装载了24发灭火弹,通过探测、解算、调转、发射等一系列动作,灭火弹可以从火灾现场百米远的距离,发射出高度可达100米到300米的灭火弹。其无火、无火焰、无烟、声音小的发射技术,显示出安全、高效、绿色的灭火优势,尤其适合在城市环境条件下使用。

  2014年底,“高层楼宇灭火系统”获得公安部消防产品合格评定中心颁发的技术鉴定证书,取得了“投弹式高层建筑干粉消防车”的产品资质,据介绍,目前消防车已经进入市场装备了消防部队,受到了多方好评。

  邱旭阳,中国航天科工206所军民融合项目总设计师,也是“灭火导弹”的研发专家。图为投弹式高层建筑消防车。图片由206所提供。

  儿子玩蹦极一回头“爸爸去哪儿了?”

  在灭火弹的试验场中也经常会出现突发状况。有一年夏天,做完试验的队员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入睡,丝毫没有感觉到一场暴雨将倾盆而至。然而,这场暴雨导致附近河流决堤,而试验场设在河流的附近,正在思考技术难题的邱旭阳此时还未入睡,一道闪电划过天际使他意识到外面在下雨,“哎呀,设备被雨淋了!得赶紧转移。”这是邱旭阳的第一反应,他赶紧叫醒熟睡中的队友,队员们趟着没过小腿的雨水向试验场赶去。

  冬天的试验场气温低至零下几十度,手机冻的开不了机。在做高低温试验时,队员也跟着经历高低温环境的考验,邱旭阳半开着玩笑,“产品合格了,我们也变成了合格的航天人。”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家人也给了邱旭阳无限的理解和支持,尤其是逢年过节时常无法和家人共度。有时,他正在家里休息,所里一个电话,他立马就过去。“你休息,别人都在忙,你凭什么休息?”不过,邱旭阳有时候也会抽出时间陪陪家人,但是他仍然不忘工作。

  有一次,邱旭阳带着妻子和孩子到北京十渡景区度假,看到蹦极的悬崖,儿子跃跃欲试,一转身,爸爸不见了。回忆起这件事情,邱旭阳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因为那一次度假的真正目的是寻找合适的试验场地。“灭火弹研制过程中需要试验,出于安全性考虑,不能直接在城市中开展,得寻找合适的场地。”为了找试验场地,只要看到山,他都得想办法测试一下符不符合试验标准。“十渡那里多山,所以才会选择那里。”

  从邱旭阳上班第一天起,他没有正点下过班。他是个完美主义者,每天的工作都要做到尽善尽美才罢休。即便是在试验室做试验,也要等大家都走了,把试验所剩的垃圾清理干净再回去休息。

  在试验攻关阶段,邱旭阳几个礼拜都不能回家,连生日都是在试验场过,“在试验基地过生日也挺好的,发射过程就当放庆祝礼炮,试验成功又是一份厚礼,在家哪能过得这么有意义?”

  邱旭阳是团队的标杆,在他的引导下,航天科工二院206所的每一个成员都自然而然以高标准要求自己。“我们的队员潜移默化中受到航天文化的熏陶,这是航天人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邱旭阳说。

  军工跨界民用迎来新挑战

  生生不息,探索不止。

  投弹式高层建筑干粉消防车是206所在“军用技术转化民用”的一次尝试和突破。如今,在“军转民”方面,邱旭阳和他的团队又有了新的消防救援产品----“火灾应急救援人员引导装置”。

  “这也是根据现实问题研发,目前虽然消防队员身上有呼救报警器,但是在浓烟滚滚的室内,报警声和闪烁的灯光很难被队友发现。”邱旭阳告诉记者,这个搜救装置类似GPS定位的搜救系统,“GPS定位很普遍,但是不能用于室内,我们的攻关技术就是在室内发出搜救定位信息,便于指挥员调度部局、营救指挥。”现在,邱旭阳团队的这个产品已经得到多家消防队的认同,订单也随之而来。

  邱旭阳从毕业就埋头在试验室搞研发,如今已到了不惑之年,他既要考虑产品的技术状态,也要考虑产品的市场需求。“以往我们是研发军品的思路,如今就要转换思路,在技术、商业模式、管理三个方面创新。不能像过去一样生产什么销售什么。现在作为研发人员,还得兼顾考虑用户的使用需求,这对于我们同样是一种新的挑战。”

  从军工跨界消防领域,邱旭阳很清楚眼前的路有多难。在他看来,无论是哪个领域的科技都需要经过市场的“筛选”,他渴望通过把握科技创新上的全方位的动态,探索并找到自己的商业模式。

关键词:工匠,灭火导弹,邱旭阳

责任编辑:逯媛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