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新闻频道>>社会万象

寻访河北红色之旅③:“红色”与“绿色”的交相辉映——邢台前南峪

来源:长城网 作者:王嘉禾 2016-04-08 23:30:17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编者按:无论是缅怀先烈,还是忆苦思甜,多情的山水,沧桑的人文总能让人铭记历史,享受当下来之不易的快乐生活。2016年恰逢长征胜利80周年,让我们一起寻访燕赵大地的红色之旅,重温长征历史,重忆长征精神。

  前南峪村位于邢台县浆水镇前南峪村,距离邢台市60公里。景区面积116.8平方公里,内有自然人文景观多达180余处。景区内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有红色之旅、生态之旅绿色之旅、健康之旅、文化之旅、体验之旅、寻觅之旅、震撼之旅之称。

  走在山路上,云雾缭绕,还未到前南峪,绿的气息已扑面而来。如果不是身临其境,怎能想到在重工业密布的河北南部,居然还有这样一个清幽之处。树在林中,人在绿中。青草铺路,绿树作廊。山上草木葱茏,山下清水潺潺,千万枝头果实丰硕。走进前南峪,感受到处处都浸润、铺陈和散发着“红色”的坚忍不拔、永远向前的精神和意志,处处焕发着激情的“绿色”......

  前南峪风光。资料图

  走近前南峪

  前南峪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河北省邢台县西部浆水镇,距邢台市区60公里,规划面积38平方公里,为国家AAA级风景名胜区,分为抗大观瞻区、生态观光区、化山揽胜区、川林果园区、三支锅景区、大石岩景区和龙宫景区十大景区。景区内有邢和线,平涉线穿越而过,交通便利,景区面积26平方公里,内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180多处。

  进入园区门口的抗大纪念馆、纪念碑、抗大旧址,2001年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国防部命名为"国防教育基地"。2005年被国家列为全国百家红色经典景区。在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抗大培养出少将以上军官240余名;为新中国的成立建立卓越功勋。这里是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罗瑞卿、滕代远、何长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是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培养军事和政治干部的学校,于1936年6月1日在陕甘苏区瓦窑堡创建,7月11日迁往保安,之后辗转晋察冀、晋东南,在1940年11月4日移驻冀西邢台浆水镇前南裕。随着八路军、新四军的迅猛发展和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急需成千上万的军政干部去加强部队和根据地建设,为此,抗大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创建了14所分校、6所陆军中学、1所附属中学和若干独立大队,共培训中、高级干部10多万人。

  前南峪旅游景点

  抗大陈列馆、纪念碑和大型浮雕像矗立在景区入口处:笔架山、练胆峡、斧劈峰、七星阁、文昌阁、泽后亭等景点点缀于茫茫林海之中;万邦珍果内已有美国红提葡萄、澳洲秋红油桃和乌克兰樱桃等品种安家落户;万株唐代板栗树和西洋参、杜仲、丹参、金银花等数十种保健药用植物枝繁叶茂,独成奇景;还有14亿年前的植物化石、古长城、志高厣、温泉寺等古迹。景区内山清水秀、气候宜人,七月平均气温24度,是人们消夏避暑、回归自然、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

  抗大观瞻区

  抗大陈列馆。长城网记者摄

  抗大观瞻区是前南峪景区的灵魂。1940年11月,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由延安辗转迁址到这里,留下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邓小平、刘伯承、罗瑞卿、何长工及抗大学员生活、学习、战斗的峥嵘岁月。抗大纪念馆陈列着自抗大1936年建立到新中国成立14年的建校史和艰苦卓绝的战斗史的大量图片和实物。这里已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亲笔题写的"国防教育基地"的匾牌在阳光照射下熠熠发光。

  置身抗大纪念馆内,观赏着件件珍贵的文物,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营养会潜移默化地洗涤着人们的灵魂,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抗大精神会自然而然地浸染着人们的心灵。

  生态观光区

  生态观光区是前南峪景区的精髓。漫步在绿树掩映、鲜花芬芳的林荫小道上,板栗树千姿百态、枝虬叶肥;苹果园,春天鲜花惹人醉,秋季果实枝满头;还有那迷人的红果树、茁壮的橡子树以及叫上名、叫不上名的奇花野草,构成一幅幅和谐、优美的动人画卷,使人自觉不自觉地沉醉在大自然的梦里。前南峪的植被覆盖率已达94.7%,荣获联合国环境保护全球"五百佳"提名奖,被林业专家誉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

  坐化山揽胜区

  穿过一条槐荫小道,我们就到了炼胆峡,炼胆峡是通往坐化山揽胜区的所经之路,峡内曲折险峻,盘绕向上直通云天,是游客攀岩、炼胆,手脚并用攀向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必经之地。通过步步登高的198步台阶和蜿蜒曲折的18道弯,再沿道而上108米,就到了坐化山上的静心台和文昌阁。坐化山山势险峻奇特,海拔1024米,登上山顶,一身的疲惫顿被一览众山小的惊奇一扫而光,但见笔架山、斧劈峰、军寨山、太子峰、流钱山、大寨山等群山竟秀拜服脚下。这里的松涛啸月、松涛观景、松涛闻鸟有一种世外桃源的意境。

  川林果园区

  果园内有万亩的板栗、薄皮核桃、凯特杏、红提葡萄、树莓、秋红油桃等等,奇珍异果。

  龙宫景区

  这里有商业街和农家乐,附近还有素斋、观音洞等佛教文化配套设施,在口岸还有浮桥,长109米。

  不朽的抗大精神

  抗大陈列馆。长城网记者摄

  抗大进敌后办学时,正值华北一带连年遭受各种特大自然灾害,生活十分困难,为解决困难,学员们节省开支、开荒种地。行军中,前面的学员背个识字板,作为后面学员的学习黑板。抗大培训了成千上万的优秀军政干部,成为了抗日人民军队和抗日民主政府的骨干力量。面对凶狠的敌人包围,学员们宁死不屈、大义凛然,彻底粉碎了日寇的“拉网扫荡”。正是这些革命先辈用宁死不屈、共赴国难的精神才换来了今天的幸福,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用血魂铸就的精神,已融入这坚硬的太行山脊,永远守护这片热土。在极其困难、险恶的环境中,永传后世的“抗大精神”锤炼了出来……

  置身抗大纪念馆内,观赏着件件珍贵的文物,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营养会潜移默化地洗涤着人们的灵魂,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抗大精神会自然而然地浸染着人们的心灵。

  前南峪“红色”与“绿色”的交相辉映

  抗大观瞻区 散发着“红色”的坚忍不拔

  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曾在此坚持敌后办学两年零三个月。朱德、刘伯承、滕代远、何长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学习和工作过。

  如今,在前南峪的抗大陈列馆里,仍留存着革命前辈学习与战斗的生活用品和影像资料。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国防教育基地”,被授予“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等荣誉称号。

  在太行深山区,抗大观瞻区这一红色资源,孕育了昔日贫穷的前南峪人战天斗地、再造秀美山川的英雄气概和豪情壮志。

  生态观光区 焕发着激情的“绿色”

  前南峪人民连年坚持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通过几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创造出了特色鲜明、层次丰富,令人留恋往返的生态景观。

  前南峪生态观光区植被覆盖率达94.6%,被林业和生态专家誉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上百年的古树数不胜数,其中最老的一棵有2500多年的树龄,被称作板栗王,传说是被中国历史上的女皇——武则天所赐封。经过千年的岁月,现在依然枝繁叶茂,仿佛在向百家媒体的编辑记者诉说着它的传奇故事。

  在前南峪村党支部书记郭成志的带领下抬石垒坝,植树造林,围堰造田,使村民脱贫致富,并建设和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如今这里,已经没有了偏僻而闭塞的小山村的概念,又有别于都市的嘈杂与喧嚣,已成为一个充盈着“抗大”精神,蕴涵着“红色”文化底蕴而几十年间一直焕发着激情的“绿色”村庄。

  蜕变

  前南峪村全景。长城网记者摄

  发展“沟域经济”

  村党委书记郭天林介绍,上世纪80年代,他们就开始探索山区发展之路,经过几十年探索,从最初的“治山造田,打好生存仗,实现由荒变绿”到“林果当家,念好致富经,实现由绿变富”,再到“转型升级,走好生态路,实现由富变美”,走出了发展“沟域经济”三部曲。

  随着“沟域经济”发展,前南峪村围绕果品深加工和生态旅游做文章,建生态农业科技园区、抗大陈列馆,开发“红”、“绿”结合特色生态旅游。目前,已形成高效林果业为基础,绿色环保产业为骨干,旅游服务业为桥梁,一二三产协调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的经济格局,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从绿水青山发展金山银山

  前南峪过去是个“光山秃岭和尚头,洪水下山遍地流,沿川冲走河滩地,十九旱不保收”的穷山村,年人均收入只有57元。近年来,前南峪充分利用红色和绿色两大资源优势,开发出前南峪生态旅游区。几年来,利用丰富的干鲜果品,推出采摘项目,每年4至11月,都有不同种类果品成熟,供游客采摘,仅此一项每年可增加经济收入70多万元。前南峪围绕旅游发展六要素,坚持景区开发上品位,服务设施上档次,旅游管理上水平,市场拓展上台阶,配套了旅游专线、旅游综合服务区和游客中心,带动了农村运输、服务、商贸、产品加工和销售。被评为全国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和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经过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斗,他们实现了从太行山深处的小山村到“太行山最绿的地方”,从小山场变身为国家级大公园,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美丽蜕变,因为前南峪不仅生产美丽,他们还利用美丽创造财富。

  如今的前南峪,因为美丽正实现着与城市的无缝对接,把农村变为城市的后花园、城市成为农村的CBD,这也应该是致富路上“农村包围城市”的另一种胜利。

  唱乡村旅游歌,走生态富民路,前南峪正在奏响“红色”与“绿色”交织辉映的协奏曲。

  (来源:中国日报网、中国经济网、长城网)

关键词:河北,红色之旅,前南峪

责任编辑:张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