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新闻频道>>社会万象

美丽乡村建设还需“工匠精神”来雕刻【长城时评】

来源:长城网 作者:苏倩岚 2016-04-02 15:43:52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3月27日,省委副书记赵勇在西柏坡美丽乡村片区调研时强调,要以工匠精神建设和经营美丽乡村,不断提高美丽乡村水平,为百姓造福。(2016年3月31日《河北日报》)

  还记得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对我国制造业提升消费品品质提出了殷殷希望。或许我们很难给“工匠精神”下一个完全精准的定义,但摒弃急功近利的心态,培养耐心专注、严谨求实的专业精神,打造精益求精、至臻完善的品质等,都是工匠精神所承载的重要元素和价值内核。作为现代社会热词的“工匠精神”,如今不再只是制造业的专有名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大众旅游时代到来的背景下,作为民心工程的美丽乡村建设,更需要“工匠精神”的精雕细刻。

  建设美丽乡村,需要宏观与微观并重,做到无处不精细。美丽乡村建设关乎每一个身处其中老百姓的切实利益,我们必须从一开始就要秉承严谨求实的态度,以“工匠精神”制定发展规划,统筹抓好美丽乡村、脱贫攻坚、现代农业、山区综合开发、乡村旅游“五位一体”规划,从宏观角度把握好规划的方向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还应不落下一个细微之处,比如在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做好现代农业规划与建设的同时,要考虑到生态、农民收入、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将精细化理念根植于每一处细节里,让精细真正成为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主旋律。

  建设美丽乡村,需要建设与管理同步,做到无处不精美。“美”是乡村建设的关键词,“精美”则是我们的一种追求和期盼。我们要因地制宜地组建或引进专业建设队伍,以耐心专注的精神精心打造每一个美的细节,让其记得住乡愁又望得见山水,让农民群众的生活因此而丰美。我们要在“建设美”的基础上,还要寻求“管理美”,比如通过加强对农村垃圾、污水处理的日常管理等措施,探索实施美丽乡村长效管护机制,引导农村群众自觉爱护生活的美丽家园,真正让乡村之美精而久。

  建设美丽乡村,更需要创新与共享共舞,做到无处不精致。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要依托本地区已有的特色历史文化、淳朴民风及古建筑等传统载体,融入现代文化内涵,让美丽乡愁在传承中得以创新、在创新中得以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传承创新必须建立在造福于民的基础上,唯有如此,才能充分汲取人民智慧,让人民在共享中积极投身共建,共同创造精致的乡村生活。

  美丽乡村建设是历史记忆与社会记忆恢复和重建的过程,更是农村百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一步。让我们以一种极端负责、精益求精、严谨细致、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共享共建之中,用足心力雕刻属于自己的宜居善美的精神家园,使之成为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征程中一道靓丽的风景。(苏倩岚)

关键词:美丽乡村,工匠精神,河北

责任编辑:张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