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新闻频道>>社会万象

扭转养老尴尬局面,让高龄农民工“老有所依”

来源:长城网 作者:芦静 2016-03-25 00:59:21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导语:曾经年轻壮实的第一代“打工族”,如今不少已经年逾50岁,被称为“高龄农民工”。但这群曾为城市建设挥洒青春和汗水的农民工群体,临近退休,却普遍遭遇着老无所养的尴尬境遇。他们有的虽然在工作岗位上,却徘徊在社会保障大门之外;有的虽已告老还乡,却因为无法连续缴纳社保15年而无法享受养老金。“高龄农民工”养老困境,已然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高龄农民工”遭受养老尴尬

  国家统计局《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高龄农民工”已达4600万人。从就业服务的规定来说,农村劳动力进城以后,男性60岁、女性55岁属于退休年龄。用人单位将无法和这些“高龄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高龄农民工”的就业无疑遇到巨大的挑战。

  而与就业同样尴尬的还有他们的养老。由于养老制度设计的问题,很多“高龄农民工”当初参加工作的时候没有养老保险,即使有少部分参加了养老保险,也是刚参加不久,而根据国家的养老金领取的相关规定,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转换需要满足缴费15年的条件,并且要连续缴纳社保15年以上才能够享受养老金。于是绝大多数“高龄农民工”就遇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打工工作不好找,即使找到也得不到保障;不打工,回家,不能领取养老金,失去生活来源,生活就马上可能陷入贫困。

  高龄农民工“养老之困”亟需关注

  “老无所依”不是危言耸听

  当下的农村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获得空前发展,部分富余劳动力外出打工,这种“半工半农”的农民家庭模式,可以支撑老一代农民的养老。但是,随着传统农业越来越式微,加之从农资到生活成本,从教育成本到就医成本,都不断攀升,完全靠传统农耕+外出打工的持家模式,要想过小康生活已经不切实际。

  特别是,随着年龄增长、力气衰减,用工单位考虑到风险,逐渐排斥高龄农民工,高龄农民工打工机会也越来越少,往往只能干一些工资微薄的脏活累活,所获得的收入也捉襟见肘。而50来岁的人,差不多都是上有老下有小,压力之大、困难之多,不难想象。

  还需要看到的是,高龄农工的子女,同样存在城市留不下、农村回不去的尴尬境地。把他们养大成人的父母已成为“高龄农民工”,而他们自己由于教育及社会资源占有上的普遍短板,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往往很难有人能具备让上一辈过上幸福晚年的条件。

  或成为被养老保险“遗忘”的群体

  高龄农民工作为第一代农民工,当时的养老保险政策不完善,制度不规范,养老保险转移接续难,加之用工单位并不认真执行养老保险政策,很多用工单位没有为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致使这一批高龄农民工正成为被养老保险“遗忘”的群体。他们曾经为国家、为城市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如果让他们自生自灭,有违人性,也有悖于现代社会的基本保障原则。

  纾解高龄农民工养老之困还需多方努力

  需要政策的帮扶

  当前,各级党委政府度在大力开展扶贫帮扶工作,都在尽心尽力解决贫困户群众的脱贫致富问题,如果国家的相关政策不作调整,遍布全国各地的四千多万“高龄农民工”就可能返乡,而且由于他们中很多人长期离开农村,疏于农活,他们中很多人就可能成为新的贫困户,而且随着一批批农民工逐步成为“高龄农民工”,“高龄农民工”群体还可能源源不断地向农村输入大量的农民群众,这当中包括贫困户群众,这对各级政府的扶贫工作,将带来重大影响。

  如果农村的贫困户群众脱贫致富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大量“高龄农民工”中的群众又加入到贫困人群中去,这给扶贫工作带来的困难可想而知。因此,各级政府一定要对此高度重视,要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对“高龄农民工”进行政策帮扶,比如像当年解决老年职工的参保一样,让一部分在城市打工多年,但离15年缴费期还有一定距离的“高龄农民工”,通过补缴获得城市养老,从而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

  “高龄农民工”他们年轻时,也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政策的原因,他们老了,却陷入老无所养的尴尬境地,政府对他们进行政策扶持,助他们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这是值得期待的。

  需要更多制度保障

  补上高龄农民工的养老欠账,仅仅是保障农民工权益的第一步。透过高龄农民工养老问题的凸显,政府和社会更应该意识到,处于权益断裂带上的农民工群体,急需缜密而完善的制度来保障他们的权益。如果他们的权益继续被漠视,那么几十年来农民工福利拖欠积累的问题,终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集中爆发。事实上,凸显的高龄农民工养老难现象,已经为社会敲响了警钟。

  因此,无论是老一代农民工正在遭遇的养老困境,还是新生代农民工正在面对的“城市难融入,农村回不去”的迷茫,从根本上而言,都是权益得不到根本保障而造成的困扰。如果权益能够平等实现,如果社会保障能够完全覆盖,那么年轻时的困惑、高龄时的困窘,就能够得到根本性的消解。断裂带上的权利主体,才不会游离于保障体系之外,没有了权益保障的真空地带,老无所养的现象才不会重现。

  纾解高龄农民工养老之困,需要更多制度反哺,让背井离乡建设城市的劳动者在退休时享有基本的保障。高龄农民工的境遇,实际上是农民工群体权益保障不力的现实投射。因此从根本上而言,解决的落点还是要放到农民工权益保障的基础上来,实现权利的平等,让劳动者共享发展成果,包括高龄农民工在内的所有劳动者,才能更有尊严、更加体面。

  (据中国网、成都晚报、广州日报等综合)

关键词:高龄农民工,养老,社会保障

责任编辑:逯媛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