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杭州之晤,续写“主场外交”新精彩

来源:新华社 作者:阮宗泽 2016-03-14 16:52: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二十国集团(G20)2016年峰会将于9月在杭州召开,这是中国今年最重要的主场外交,也是全球最受瞩目的盛会。届时,人口占全球三分之二、国土面积占全球60%、贸易额占全球80%、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90%的G20成员国领导人,以及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负责人将相聚在美丽的西子湖畔,纵论世界经济与国际大事。

  2008年金融海啸横扫全球,G20一跃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机制。G20独特之处,在于其成员兼顾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反映了世界经济多元化、全球经济中心东移的新趋势。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担当重任,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复苏的关键力量。

  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具有如此重大影响的全球治理巅峰对话会,国际社会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转向中国并寄予厚望。作为G20创始成员国,中国一直在G20中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从未缺席。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2016年又是“十三五”开局第一年,中国如何充分利用G20这样的舞台,长袖善舞、广结善缘,交出一份出色的答卷呢?

  有人说,中国今年当东道主,运气不佳,因为世界经济愁云笼罩,下行压力甚大,难以有所作为。坦率而言,现在,世界经济又到了一个拐点,当前形势的严峻性的确不容乐观。今年1月IMF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下调至3.4%和3.6%,均较上次预测值下调0.2个百分点。该组织预计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3.1%,为2009年以来最低。如何摆脱长期低迷不振,能否找到新的增长动力,如何有效协调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等诸多尖锐的问题接踵而至。

  然而,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才使2016年杭州峰会格外引人注目,甚至有可能成为助推G20实现转折的“新起点”。G20成立以来,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采取了不少应对措施,短期效果明显,但在当前全球经济新旧动力转化的关键时候,需要新思维,应有新举措;而至关重要的,就是如何将危机应对中的短期行为升华成全球经济治理的长效机制。

  如果说第一次G20峰会将世界经济从悬崖的边缘拉回来,那么此次峰会将是一次十字路口的方向抉择。G20成员国同意将今年的峰会移师中国,就是相信中国将在振兴世界经济这场大考面前有所作为。

  众所周知,中国领导人已经向世界清楚阐明了中方的宏观思路,必将对本次G20峰会起到政策引领作用。作为东道主,中国在采撷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方案,确定今年峰会主题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除了传统议题之外,峰会将从三个新角度寻求突破:一是以创新发掘新动力,二是以改革注入新活力,三是以发展开辟新前景。

  中国首次把创新增长作为重点议题,从技术、制度、经济模式等方面推动创新,制定世界经济创新增长的新蓝图。对于中国来说,经济调整和政策改革也是一种创新。面对全球经济下行趋势,中国希望把创新理念推广到全球治理层面,以期对全球经济起到正面引导作用。

  中国强调结构性改革的紧迫性,推动主要经济体就此达成新的共识,合力把世界经济拉上强劲复苏轨道。改革从来就是一个艰难而痛苦的过程。一些国家忍受不了刮骨疗伤之痛,而是企图捡便宜、抄近路,通过量宽来刺激经济增长。事实证明,当前不少问题就是避重就轻带来的不良后果与恶性发酵。

  考虑到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中国把发展放在突出位置,鼓励G20成员国率先制定、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带动全球范围的包容、联动发展,这有利于增强G20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

  外交部长王毅在两会记者会上指出,这次峰会一定能开成一次提振信心的会议,凝聚共识的会议,指引方向的会议。世界相信,中国将为G20未来发展及全球经济治理插上腾飞的翅膀,杭州峰会将以实际行动向世界发出清晰的声音:中国是国际秩序的建设者和贡献者。

  从APEC雁栖烟波到G20钱塘潮涌,9月的杭州必将续写中国“主场外交”新精彩。让G20从杭州再出发,让世界经济从中国再出发。

关键词:G20,杭州,“主场外交”

责任编辑:王嘉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