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能否提振世界经济?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李晓喻 2016-02-29 16:54: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迫于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们承诺将倾政策“工具箱”之所有来促进增长。但实际效果会有多大?

  在指出近期市场波动程度“并未反映全球经济基本面”的同时,27日闭幕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也在联合公报中坦言,当前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和脆弱性在加大。在此情况下,会议达成了一系列此前不易达成的共识。

  公报提出,货币政策将继续支持经济活动,保持价格稳定。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表示,这意味着货币政策“可能还要继续保持适度的宽松”。

  “G20达成这一共识是不容易的,因为此前欧盟、日本都已推出了大规模量化宽松。”中国财政部亚太中心副主任周强武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

  公报称要“灵活实施”财政政策,同时确保债务率保持在可持续的水平。楼继伟解释称,在当前情况下“最好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透露,过去几年G20在讨论宏观政策协调时,各国对是否应更多采用财政政策存在分歧。但这次会议上,一些原来对使用财政政策支持增长比较谨慎的国家态度发生了变化。

  加速结构性改革达成共识也属难得。这是解压世界经济的根本之道,但此前一直进展缓慢。

  易纲称,本次会议上多数G20国家都认为仅靠货币和财政政策是不够的,必须通过结构性改革才能推动中长期增长。

  从这三大“药方”中,G20力推经济增长的决心可见一斑。但指望“药到病除”并不现实。

  一是宽松货币政策“药力”越发有限。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全球治理研究室主任黄薇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眼下宽松货币政策的边际效应递减,未来继续宽松的空间已经不大。在此情况下,G20同意货币政策继续适度宽松颇有无奈之感,“实际上是为了提振市场信心的次优选择”。

  不过,在黄薇看来,G20提出货币政策继续宽松,同时承诺“仔细制定、清晰沟通”在宏观经济方面的行为,减少政策外溢效应,“至少意味着美联储如果要再加息,需要加强沟通,让市场心里有数,做好准备。”

  二是扩张性财政政策能否落实,还要看各国“体质”如何。

  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核心要义是减税和扩大支出,效果通常立竿见影。但如楼继伟所言,有的国家因福利承诺过高,现在财政已不可持续。有的新兴经济体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导致出口大幅下滑,财政收入显著恶化。这都导致其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心有余而力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会议提出,鼓励多边开发银行提高贷款能力,推进多方合作联合融资模式。这对缺乏财力投资基础设施的国家而言无疑是一利好。

  三是结构性改革更多是“中药”,短期内不一定马上见效,甚至有可能“苦口”。

  世界银行常务副行长兼首席运营官英卓华提醒说,改革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经济增速收缩,对此要有心理准备。

  在此情况下,改革的步骤和方法尤为重要。

  楼继伟指出,在经济处于萧条的阶段要尽量选择带有扩张性的改革措施,例如简政放权,解除管制,增强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流动性,加快城镇化进程等。

  在黄薇看来,通过改革培育新的增长点,即“立新”,应排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而不是急于“改旧”甚至“破旧”。这样可以在尽快释放改革效应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改革的“阵痛”。

  “总体来看,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达成的一系列共识,对提振全球经济增长而言是利好,但短期内可能不明显。”黄薇说。

关键词:G20,世界,经济

责任编辑:王嘉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