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帮你看懂两会热词之“精准扶贫”
编者按:“小康路上,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到2020年让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是十八届五中全会既定目标,也是我国对全球减贫事业的庄严承诺,更是2016年全国两会上党带领人民许下的铮铮誓言。精准脱贫同步小康,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这场扶贫攻坚战,我们必须要赢! 习近平在走访贵州遵义农村时指出,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如果乡亲们笑,这就是好政策,要坚持;如果有人哭,说明政策还要完善和调整。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贫困并不可怕,只要有信心、有决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习近平指出,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在扶贫攻坚上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 国家各项惠民政策和民生项目,要向贫困地区倾斜。深入开展定点扶贫、东西协作扶贫,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补齐基本民生保障的短板,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什么是扶贫? 扶贫是为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开发经济、发展生产、摆脱贫困的一种社会工作,旨在扶助贫困户或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变穷困面貌。 什么是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 精准扶贫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最早是在2013年11月,习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 2014年1月,中办详细规制了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顶层设计,推动了"精准扶贫"思想落地。2014年3月,习近平参加两会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实施精准扶贫,瞄准扶贫对象,进行重点施策。进一步阐释了精准扶贫理念。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新年首个调研地点选择了云南,总书记强调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5个月后,总书记来到与云南毗邻的贵州省,强调要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并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扶贫"成为各界热议的关键词。 我们为什么需要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 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1442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尚有5575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以补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 5年,5500多万人脱贫。毫无疑问,这是一场“啃硬骨头”的攻坚战。在脱贫攻坚战打响后的第一个全国两会上,如何推进精准脱贫、精准扶贫,实现全面脱贫既定目标,成为代表委员们不约而同关注的焦点。 “精准”这个词最近一个时期特别时髦。我觉得精准扶贫不是简单的扶,而是要给予贫困人口未来真正脱贫的动力,让他们掌握某种技能和技术,单纯给钱支持这样的意义不大。所以针对特定人群特殊地区的精准扶贫是需要的,但是从长远角度更要从根本上考虑他们贫困的原因,这个更重要。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纳米科技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刘忠范 扶贫工作在政府主导的情况下,要动员全社会参与,“如果只靠政府一方,显然7000多万人口难度还是比较大的。而且以前重在输血,现在要更强调造血,贫困地区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配合国家大的战略方针,主动作为,不能还是过去‘等靠要’的思维方式。 ——全国政协委员夏涛 在扶贫攻坚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保障制度建设,用制度来保障低收入群体。我们的贫困人口有7000多万,但我们的低收入人群、边缘群体还有很多,所以我建议加强保障制度建设,通过制度设计来保障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贫困,防止有些家庭因病、因意外事故突然陷入困境。 ——全国政协委员李宏塔 在扶贫攻坚过程中,要注重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通过加大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辅导和培训,使其掌握一技之长,进而彻底摘掉贫困的帽子。 ——住冀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石家庄市人大常委会民族外事侨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胡翎 征服贫困需解决好两方面问题:一是解决好做事问题;二是解决好用人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海波 乘风而起。资料图 精准扶贫不妨采用“点穴”之法 识贫如识穴,做到精准扶贫必须练就坚实的知贫识贫基本功。我们必须在深入调查研究、反复核对查实、认真分析致贫原因等方面用足功、下足力。举措如落穴,做到精准扶贫必须练就精准施策的扎实功。针对扶贫区域不同、致贫原因各异的特点,我们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因人施策,通过“点对点”帮扶、“一对一”救助等灵活方式,力求做到扶上马送一程。合心即合力,精准扶贫必须练就“拧成一股绳”的团结功。在全面建成小康的路上,需要我们向党中央看齐,统筹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到扶贫事业中。 精准扶贫还需突出绿色主题 良好的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当我们真刀真枪大干之时,也需拿出须臾的时间进行一番深入的思考,如何达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完美融合?也就是说,在坚持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精准帮扶与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发紧密结合之时,必须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真正让精准扶贫变为绿色扶贫、生态扶贫。 精准扶贫需从“输血”走向“造血”之路 现阶段,一味的靠国家的“输血”显然是会“营养不良”的,只有靠自身充分“造血”才能得到健康长久发展。中国的贫困人口、贫困地区还有很多。贫困是共性,但原因又是个性的,每个地方的贫困有着自身的特点,所以“精准扶贫”需要自身“造血”,这样既有针对性又后劲十足。“精准扶贫”实现自身“造血”除了靠国家的政策扶植,更应发挥自身优势“强身健体”引导贫困地区创新发展思路,鼓励当地贫困人口因地制宜发展相关产业,确实保证各项扶贫惠民政策的落实,让贫困人口感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增强其脱贫致富的决心。 “精准扶贫”是由以往的“大水漫灌”向现在的“精准滴灌”转变,既需要实事求是,又要因地制宜。相信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奋斗下,我们定能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让全面小康的宏伟蓝图得以绘就,让精准扶贫在智慧的土壤中生长绽放! (据新华网、人民日报、中国经济网、长城网等综合) |
关键词:两会,热词,精准扶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