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成长是一生的功课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李洪兴 2016-03-15 11:29:16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要道德地娱乐,不能娱乐道德”“把道德教育作为学校的重要课程”“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让英雄‘流血不流泪’、好人有好报”。道德修养、文明养成,作为社会建设的灵魂工程,每年都会进入到两会代表委员的视野。看似老话题,放之社会和时代背景下观照,却总能发现其中的新意义。

  精神上的瘦骨嶙峋,比外貌上的面黄肌瘦更让人心痛。英烈形象被质疑、被拿来调侃,一些人视之稀松平常。借助色情信息非法牟利受到惩处,不少人竟为之说情。一些以丑为美、以耻为荣的噱头与搞怪,竟能博得网络点赞。无论是社会热点,还是网络事件,不进行道德思考,就容易随波逐流,不辨是非对错。

  哲人有言,“一个人如果不是真正有道德,就不可能真正有智慧”。“借我一双慧眼”不靠别人,靠的是自身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富强是躯体,文明是灵魂,口袋鼓了,文明修养也要随之提升。现代化的发展造就了现代化的财富,也应该锻造现代化的精神。道德水准和文明修养,既是个体对待生命和世界的态度看法,亦是个体同外界建立联系的方式,它们的价值就在于,直接决定着个体的存在意义,甚至国家的盛衰治乱。提升公众精神高度,加厚时代道德河床,从来都是发展中的中国不能忽视的话题。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质,有人说,我们这个时代,已经是一个“主要看气质”的时代。气质体现在谈吐和举止上,更体现在内心的优雅和良善上。一位著名大学教授路遇街边卖艺的年轻人,慢慢走向前并半蹲下轻轻地放下钱,点头微笑以示赞赏。一位著名艺术家出门不管遇到什么人,总是主动先向对方微欠上身大声打招呼。不因为有所成就而傲物,不因为变得富有而薄人,一个文明的眼神、一个谦逊的弯腰,足以体现一个人的气度和品质。崇德向善很难吗?孜孜不倦地坚守信念、践行道义,就能实现精神之丰盈、人格之充实。

  一位老艺术家讲,“主旋律如果唱不响,杂音噪音就会有市场”。筑牢社会道德和文明素养的防护堤,是社会的共识,也有赖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塑造崇清尚俭、勤政为民的党风政风;从抵制虚无主义、对抹黑英雄说不,到让“最美”之花随处绽放、好人故事广为流传,多给精神世界留一片高雅栖息地,我们的内心才能够澄碧如洗,社会才会少一些聒噪和粗俗,多一些谦卑和敬畏。精神成长,是我们一生都需要修习的功课,须时时谨记在心、砥砺在行。

  有人说最大的悲哀是人心的冷漠。换个角度想,最大的财富,莫过于人心的向善。古人早有论断,“穷为匹夫,未必贱也。贵贱之分,在行之美恶”。做一个精神上的富足者、道德上的优雅者,我们一定可以廓清道德上的雾霾,让正能量在人与人之间互相传递、彼此熏陶,绽放出我们这个时代富强与文明的“并蒂花”。

关键词:道德教育,精神成长,质疑

责任编辑:逯媛峰